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

“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这说明

A.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己经难以为继

B. 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 大众民主政治具有不可避免的弊端

D. 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据材料“西方的政治人物”和“大多社会群体”对福利国家的态度可知“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大众民主政治就有不可避免的弊端,故C正确;福利国家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难以为继”不符合题意,排除A;福利国家制度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说法错误,排除B;“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出现了不发达的议会制和发达的政党制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德国

A. 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严重倒退

B. 威权政治接纳了新兴社会力量

C. 专制统治催生政党体制形成

D. 君主制与议会制矛盾得到化解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雅典法律分为私法与公法两大部分,私法蕴含着对财产权力的极度重视,但更多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公法的内容……其全部意义在于,它不仅是民众控制和制约政治家、将军和其他官员、维护公民最高统治权力的工具,更是对公民集体内部所有公民的约束。这表明古典时代的雅典

A. 产生了三权分立的观念与具体做法    B. 形成了权力的内部和外部制约机制

C. 公民法具有十分浓厚的政治色彩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1959年至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到了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以至于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甚至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称为“爱国肉”。这表明

A. 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B. 计划经济下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

C. 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

D. 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查看答案

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大公报注重提供法律性援助

B. 西方法律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

C. 南京国民政府重视法治建设

D. 国人的婚姻维权意识增强

 

查看答案

在清末民初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中,编译的亡国史占了相当比重。有学者统计,仅1901年至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国史3种。编译者们旨在

A. 激发国人民族意识

B. 丰富国民史学知识

C. 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D. 培养国人全球视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