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妇政成王...

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妇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

A. 周公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

B. 古人对周公维护社会稳定的肯定

C. 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

D. 中央政府政治上控制地方的需要

 

C 【解析】从周公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精神品质——重视礼乐、尽心奉主。从他所做的事上,我们能看到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礼乐典章制度泽被后世。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只体现出他人格的方面,不够全面;B选项只是针对他对维护社会稳定一个方面来谈;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本题主要涉及到的是文化层面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欧阳修,幼孤家贫,母亲郑氏守节,亲诲之学。参加科举考试,三试皆第一,官馆阁校勘。少时曾游“大姓李氏”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韩愈)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是时天下学者,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遵行于世。”嘉祜二年(1057年),欧阳修奉命知贡举,慧眼识才俊,北宋儒学中蜀学代表苏轼、洛学代表程颢、关学代表张载、著名散文家曾巩都在这次科举考试中成为进士。王安石经过曾巩的推荐后来也成为欧阳修的门生。

“文以载道”是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核心口号之一。欧阳修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认为《易》“用变以为占”,是研究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书。据此他指出,“数至九而必变”,“物极则反,教穷则变,天道之常也”。在易学研究中提出“圣人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口号。他还指出,荀子倡导“人性恶”,淆乱了人性善恶的见解,遂使为善之说归于佛氏。应该让百姓了解人性是善,“礼义”即是“为善”,以儒学之为善取代佛教之为善。

——摘编自王国良《欧阳修与北宋儒学复兴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阳修提倡儒学复兴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阳修在复兴儒学方面的历史贡献。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大国的争霸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采取多种手段来进行,而战争可以说在历史上一直是多种形式和手段中最高的形式或最后的手段。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征杀战伐都是在步、骑、车、船所能达到的平面上,在当时人们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里,主要由交战双方(或各方)的军队在前线进行的。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阶段,才提供了促使这种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前线和后方的联系的依赖关系无比密切,经济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大大提高,武装斗争的范围、规模和烈度空前增长。于是在二十世纪,终于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骇人听闻的現象。……而物极必反,当战争被推向其极限的同时,也就从中产生了它自身的否定因素。一方面,现代战争必须动员日益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进行争霸的大国当权集团来说,在现代条件下,无限制的全面战争将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为此,今天即使在进行争霸的大国,也不把进行无限制的全面核大战作为现实的可行手段,而在致力于寻求低烈度的有限战争方案。

——摘编自任银睦《概论世界大战的起源和抑制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直到20世纪才出现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社会中制约世界大战发生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传统福利一是只面向城镇居民,造成了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二是在城镇,有固定工作单位的职工及其家庭与没有固定工作单位成单位太小而无力建设集体福利的职工及其家庭之间,在福利权益及待遇方面的差距甚大,孤老残幼则仅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三是职业福利因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在干部与职工之间、国有单位职工与非国有单位职工之间乃至同一所有制类型单位之间,因经济能力的不同而事实上出现福利保障权益及待遇的差异,从而亦存在着非公平現象;四是一些具体项目的设置存在着非公平性,如传统教育福利主要面向高校而忽略了义务教育,上大学有助学金,而中小学教育则经費不足,致使“希望工程”有了有利的生成条件,等等。

——摘编自《我国社会福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措施》

材料二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方式,形成社会福利机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社会福利机构除确保国家供养的特困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残疾人,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减免或无偿等多种服务。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除集中养老、助残外,应发挥多种服务功能,为家庭和个人提供支持。

——摘编自《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总体目标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传统福利的主要弊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福利社会化的总体目标。从传统福利制度走向新型社会福利制度,政府应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以后,澳门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并一跃而成为葡萄牙与印度、中国、日本贸易航线的重要枢纽港口,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以后,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一一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这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它不再局限于东北亚或东南亚,而是越过大半个地球,由亚洲通向美洲的远程贸易。“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这就是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沟通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由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葡、西两国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因此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一银”对流。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来自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无疑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

——摘编自《文明的彷徨——晚明历史大变局》

材料二大帆船贸易促进了原产墨西哥的玉米传入中国,此外,西红柿、花生、向日葵、马铃薯乃至南瓜等今天我们的日常食物也都起源于美洲。在菲律宾,大帆船建造主要是中国木工、铁匠完成;帆船检修、货物搬远也依依赖大批华工。勤劳的中国人还远渡重洋,为拉丁美洲带来了生产技术和中国文化。前往美洲的华人中有些是商人,他们携带中国货物直接前往阿卡普尔科换取白银;有些则是被当做仆役甚至奴隶运往美洲的;同期,还有旅菲的华人手工艺人和水手为逃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迫害而踏上拉丁美洲的土地。他们到达墨西哥、秘鲁并在那里定居。当时的阿卡普尔科因华侨众多而被誉为“唐人城”,在墨西哥城甚至16世纪就出现了“唐人街”。

——摘编自韩晗《试析16-19世纪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及其对拉丁美洲与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大帆船贸易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呈现出的主要不同,并说明大枫船贸易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