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并对孝廉进行考试。具体办法是由公府主考: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吏出身的考文书。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

阳嘉新制被后人称为“试文之法”,它的亮点是“以文取人”。这次改革,是察举中出现弄虚作假而引发的。德行和吏能有可能由举主夸饰,考试却是一种先进的文官录用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类似的弊端。所以阳嘉孝廉考试之法,标志着传统选官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阳嘉之前,察举主要依赖刺史、郡守的个人举荐;而阳嘉之后,察举呈现出两个环节:一是州郡举荐,一是朝廷考试。仅能得到地方官举荐并不能保证做官,被举荐者还须通过朝廷考试的环节。所以阳嘉之制,可以看成察举科举的过渡形态……魏晋以下察举,考试环节越来越重,举荐环节越来越轻,“以文取人”最终主导了察举制,并进化为科举制。

——整理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阳嘉新制的主要做法与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汉阳嘉新制。

 

(1)主要做法:规定考试内容(或答“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史出身的考文书”也可以给;逐层考试(或答“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也可以)。 主要特点:以文取人。 (2)评价: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察举的弊端,维护社会的公平;有利于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巩固统治;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基础;但过分强调考试,背离了举孝廉的本意。 【解析】(1)做法:从“具体办法是由公府主考: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史出身的考文书。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可以看出阳嘉新制的主要做法是规定课试内容:逐层考试。特点:从“阳嘉新制被后人称为“试文之法”,它的亮点是“以文取人””可以得出特点是以文取人。 (2)从“所以阳嘉孝廉考试之法,标志着传统选官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以得出一定程度上抑制察举的异端,维护社会公平;从““以文取人”最终主导了察举制,并进化为科举制”得出利于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巩固统治;为后来科举制的出现其定了基础。此外,它过分强调考试,这一点背离了举孝廉的本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秩序变迁的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学者认为,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国际关系中的“新来者”挑战“现有领导者”从而导致“权力从一群国家向另一群国家转移”。也有学者认为,一系列现代性的变革——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技术的变革,导致现代化工业国家组成了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地区,而那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民族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处于服从地位的外围地区。旧式国际关系实际上是强权政治、均势政治实践或者思维的产物,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一视同仁,平等相处,应当以多赢、共赢新理念,替代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摘编自《国际秩序的构建:历史、现在和未来》等

评论材料中关于国际秩序变迁的观点。(说明: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我国典籍中流传至今的家训,以明清两代数量最多。明清时期的家训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二梁启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将中西方思想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梁启超对子女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以趣味引导学习,让子女自主学习。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他将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偏于私德,是为“人人独善其身”;西方道德偏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段燕蓉《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传统家训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实践,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

 

查看答案

英国当地时间2016623日,经15小时的公投,决定英国脱离欧盟,此举震惊了欧盟,欧盟及各成员国对此表示遗憾,但也表示理解与尊重,世界对英国脱欧予以了高度关注。关于英国脱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脱欧反映了英国全体人民的意志

B. 英国脱欧说明欧盟损害了英国利益

C. 英国脱欧体现了欧盟对成员国有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

D. 英国脱欧证明了欧洲一体化的缺陷

 

查看答案

美国的先贤们,无论是华盛顿,还是亚当斯,总是把美国政府称为“共和政府”或“自由政府”,而不是今天美国政府自我标榜的“民主政府”,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 美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    B. 美国先贤们缺乏民主意识

C. 精英政治更有利于美国    D. 代议制民主降低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卢梭等人编写的《百科全书》于1751年到1772年共计出版17卷文字和11卷图解。该书编者的信念是人类具有可完善性,通过不断扩充知识能够实现人类的进步。该书的编撰反映了

A. 启蒙运动理性与科学的主张    B. 法国大革命促进文化的普及

C. 工业革命推进印刷技术发展    D. 世界市场对文化发展的推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