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

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像馆。”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 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 农村传统势力强大

D.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国民政府发布了移风易俗的相关法令,材料中年轻人的做法反映了在这一大趋势下的思想斗争,或对旧习惯的依赖或对新事物的向往,可知B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该年轻人的矛盾的心理,并没有体现其反对剪辫,A不正确;材料没有提出该年轻人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口,C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社会习俗的变革,与民主共和无关,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政府1823年通过了《哈斯基森林法》,放宽了对其他国家航运的抑制和对外粮食进口的限制,同时,英国政府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规定把输入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平均降低30%。1846年,英国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1849年,又废除了保持近200年的《航海条例》。这主要表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B. 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 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变化

D. 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查看答案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这一时代

A.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B. 彻底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 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D. 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 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查看答案

《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佐证唐代科举制

A.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

B. 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C. 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进士科是仕进唯一途径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天下为公

B. 家国一体

C. 中央集权

D. 官僚政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