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因在生产关系上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急于向更高...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因在生产关系上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急于向更高级形式过渡,从而造成重大失误的事件是

A.农业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内容。材料中“生产关系上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急于向更高级形式过渡”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过度的提高了公有化的程度,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故D项正确。A项属于三大改造,主要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题意不符,故A项排除;B项主要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C项是三大改造之一,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题意不符,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企业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演变。天津老字号“盛锡福”建于1911年,始叫“盛锡福帽庄”,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为盛锡福制帽厂,60年代中期又改为红旗帽厂和前进帽店,而80年代它已经成为“盛锡福帽业有限公司”了。50年代中期易名的主要原因是

A. 为适应新中国建立的政治形势

B. 为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而对企业进行公私合营

C. 在中共八大指导下对企业进行改革

D. 害怕割资本主义尾巴而易名

 

查看答案

1950年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提出了“六个统一”:财政收支统一、公粮统一、税收统一、编制统一、贸易统一、银行统一。这表明我国

A. 建立起全面计划经济体制

B. 市场调节的作用在加强

C. 资源配置走上计划经济轨道

D. 左倾思想冲击经济领域

 

查看答案

从1 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实业救国呼声高涨

C.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1872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工数百,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 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 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C.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D. 使用中国传统工业生产方式

 

查看答案

(题文)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