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洪武八年(...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洪武八年(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发行“大明通行宝钞”,以皇帝赏赐和政府开支作为主要发行渠道。九年,下令“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只许以金银向政府换纸钞。十年,允许铜钱与宝钞共同流通使用,官方价格是宝钞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但洪武二十七年,宝钞一贯只值得铜钱一百六十文。到了宪宗时期(1465—1487),一贯钞不等于一文钱。实际上自弘治(1488—1505)以后,钞票早已不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支付的是银和铜钱。

洪武末年,白银已在民间交易中盛行。白银交易在正统三年(1438年)后大增,占契约总数的64%;景泰与天顺年间(1450—1464),分别占有契约总数的90%和近94%。宣德年间(1426—1435)江南一带推行以足色有金花的银两折纳田赋,到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更是推广金花银法。此后,在宪宗成化至世宗嘉靖诸朝的盐课、茶税、钞关等变革中,税收折银实现了制度化。

到万历九年(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规定杂役等项并入田赋而“计亩征银”,白银最终成为普遍通用的法定货币。这时,商人以银量富,官僚地主竞相搜括积银。虽然当时大肆开采银矿,但还是发生白银不足的现象,明末崇祯时(1628—1644)“银荒”愈演愈烈,成为当时社会问题。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宝钞崩坏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特征,并简析其影响。

 

(1)历史背景:货币发行制度存在缺陷;明政府利用纸币掠夺财富;宝钞贬值严重,通货膨胀失控;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流入。 (2)特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以财税改革为突破口;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影响:推动了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或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助长了晚明社会的拜金主义风潮(或官僚统治阶级的腐化);为银本位货币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造成了明王朝的统治危机。 【解析】第(1)问,“历史背景”依据材料信息“明太祖朱元璋……以皇帝赏赐和政府开支作为主要发行渠道……只许以金银向政府换纸钞。……洪武二十七年,宝钞一贯只值得铜钱一百六十文。到了宪宗时期(1465—1487),一贯钞不等于一文钱……洪武末年,白银已在民间交易中盛行。白银交易在正统三年(1438年)后大增”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货币发行制度存在缺陷、明政府利用纸币掠夺财富、宝钞贬值严重、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等角度分析。 第(2)问,“特征”依据材料信息“洪武末年,白银已在民间交易中盛行。白银交易在正统三年(1438年)后大增,占契约总数的64%;景泰与天顺年间(1450—1464),分别占有契约总数的90%和近94%。宣德年间(1426—1435)江南一带推行以足色有金花的银两折纳田赋,到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更是推广金花银法。此后,在宪宗成化至世宗嘉靖诸朝的盐课、茶税、钞关等变革中,税收折银实现了制度化。到万历九年(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规定杂役等项并入田赋而“计亩征银”,白银最终成为普遍通用的法定货币”概括得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以财税改革为突破口等。“影响”依据材料信息“这时,商人以银量富,官僚地主竞相搜括积银……明末崇祯时(1628—1644)‘银荒’愈演愈烈,成为当时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了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助长了晚明社会的拜金主义风潮、为银本位货币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造成了明王朝的统治危机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

 

世界

中国

19世纪40—60年代,英国、法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爆发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

中国在很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航天、电子计算机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绅士一般从贡生和举人及其以上功名、学品、学衔当中选拔,但这些人也未必

都能得到任命;还有通过捐纳获得了虚职而实际没有任用的;曾经做过官,有的离休退职或罢官的等等。整个绅士阶层可分为上下层。上层绅士由学衔或官衔较高的绅士组成,而下层绅士主要包括学衔较低或通过捐纳获得较低功名的绅士。绅士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居于领导地位的社会集团,绅士通常被看做能与地方官员平起平坐。他们的特权主要体现在礼仪、法律、经济三个方面。

——摘编自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

材料二

近代绅士集团的转型,最初表现为绅与商的交叉渗透。绅商的互渗现象又经历了一个商对绅的渗透,绅向商的转化的变动过程。在这一变动过程中,社会价值定向由传统的绅士集团转向了近代的商人阶层。甲午战争以后,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逆向渗透”迅速地被“顺向渗透”所取代。绅士阶层在“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感召下和“商战”思潮的导引下,相率“弃士经商”。传统的“功名”身份已失去了原有的强大吸引力,绅士们热心于经营商务,寻找新的出路。一时秀才工厂、生员公司林林而立。“绅士”以其特有的社会地位投资于近代企业,借助于“通官商之邮”的特殊地位,很快成为“既贵且富”的重要社会势力。

——摘编自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绅士阶层的构成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的表现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判断

A. 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

B. 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

C. 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

D. 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

 

查看答案

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1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钢铁工厂创办资本只需几千英镑;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这一变化

A. 反映了提高科学技术的需求

B. 体现了生产组织的与时俱进

C. 体现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表明欧美放弃自由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

A. 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

B. 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

C. 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

D. 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