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提倡土葬、厚葬,认为人死应入土为安。但宋代却出现‘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

儒家提倡土葬、厚葬,认为人死应入土为安。但宋代却出现‘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由此可知

A. 经济发展推动丧葬习俗变化    B. 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受到冲击

C. 传统习俗受到现实因素制约    D. 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被放弃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富人可以土葬、厚葬,而穷人只能火葬、薄葬,这是受经济现实制约的,即材料意在强调传统习俗受到经济现实制约,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和材料主旨恰恰相反,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是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强化时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仍然存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王得臣《尘史》中记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以至上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材料说明宋代

A. 理学兴起对等级制度的冲击

B. 放松了对大众服饰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监管

C. 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

D.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查看答案

明万历二年,造御屏一座,中三扇绘天下疆域,左右六扇分列文武官职名,将两京及内外文武职官,府部以下知府以上各姓名、籍贯及出身资格均列于上,名为浮帖,以使更换。其屏设于文华殿后神宗讲读进学之所,以便朝夕省览。”“俘帖”的设立

A. 加强了君主的人事任免权    B. 体现了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C. 杜绝了用人决策出现失误    D. 表明了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查看答案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人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这表明

A. 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

B. 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

C. 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

D. 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章太炎墨学研究的三次变化,无疑与世道时局的变化紧密相关。他在维新变法时期归宗儒学,竭力尊孔,虽好先秦诸子,但主要是老庄,且未精读。他曾说“余虽少好周秦诸子,于老庄未得统要,最后终日读《齐物论》,知其多于法相相涉”,受康有为影响主治古文经学,于墨子治学不多。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对儒家的信任度降到最低,墨学研究兴于此时,是其彰墨时期。彰墨主要是处于救亡图存与排满革命所需要。此时他的批儒扬墨,还与当时康有为极力提倡的新教改革——创立孔教有关。康有为提倡保皇立宪,反对排满革命;章太炎则强烈主张排满革命,激烈地批判孔教,认为孔教不合中国革命所需;墨教则被认为是下层人民的宗教,具有对统治者的反抗性,有助于革命精神培养。1914年后的批墨和抑墨则是一战后,他对于西方文明的重新思考后的结果。特别是1931年之后日本加紧侵华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使其更加认同儒学,强调经书中蕴含的民族大义与国性修养之道。

——摘自何爱国《忧时之学:论章太炎的墨学三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章太炎墨学三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章太炎对墨学与儒学态度的变化过程。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经常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反美浪潮此起彼伏,而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也严重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形象。1960年,肯尼迪在他的竞选演讲中提到,不发达国家有许多领域急需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和专家,而在莫斯科、北京、布拉格和东柏林,成百上千的科学家、教师、工程师、医生和护士正在为海外工作接受训练,这些苏联援外人员为世界共产主义事业不惜在海外度过一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外交部门中素质低下的大使和衣着考究的门外汉,他们对外国的语言和文化一窍不通,在那些训练有素的苏联援外人员面前败下阵来。对于这样的挑战,只有愿意为自由事业服务的美国青年男女用他们的技术和奉献精神献身于自由事业,才能回击并完全有能力制止赫鲁晓夫先生的使者削弱自由世界的尝试。1961年3月1日,肯尼迪总统签署了建立和平队的特别行政命令。和平队成立的最初四个月里,总部共向加纳、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等九个国家派遣了124名志愿者,包括地质学家、测量员、土木工程师、教师和医生等,和平队的历程由此拉开帷幕。

——摘编自(美)凯琳·史薇姿《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和平队的口述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肯尼迪“和平队”主张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和平队”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