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夏商时期的民居多数沿袭原始社会后期的穴居形式。但是宫室建筑却已建于地面之上,且都...

夏商时期的民居多数沿袭原始社会后期的穴居形式。但是宫室建筑却已建于地面之上,且都城布局均以宫城为中心,对称布置。这反映了

A. 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B. 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 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 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D 【解析】材料信息是夏商时期民居多数是穴居形式,而都城中心的宫室建筑却建于地面之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上下尊卑的礼制的反映,故D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民居采用穴居形式的原因,但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故A项错误;夏商时期没有皇权专制,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既而契丹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辛成都,帝问准,准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日:“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之,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扰其谋,坚守以老其师,老侠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辛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遂请帝辛澶州,……挞览死,乃密奉书请盟。准不从,而使者来请益坚,帝将许之,准欲邀使称臣,且献幽州之地。帝厌兵,欲羁靡不绝而已。有谮准幸兵以自取重者。准不得已许之。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曰:“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准召利用至幄,语日:“虽有救,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利用至军,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河北罢兵,准之力也。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澶州之战前形势及北宋君臣对辽军入侵所持的不同态度。

(2)《宋史-寇准传》作者将澶州退敌归功于寇准,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评述《澶渊之盟》的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强调:“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我们将向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朋友和盟国呼吁,请他们采取同一方针,并且如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坚持到底。”

6月23日,美国政府发表声明“美国政府认为,任何反对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任何反希特勒主要的力量,不论其由来如何,都会加速当今德国统治者必然败亡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的国防和安全。”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宣布,美国准备向苏联提供援助。

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指出:“我们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自由而进行的战争,将同欧洲和美洲各国人民为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

——摘编自颜声毅等《现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发生怎样改变,它们为何进行这些改变?

(2)根据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英美苏关系的改善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雀的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8月28日,全国人大正式批准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将厦门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全岛。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设立海南省,建立中国最大的特区——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上海浦东地区开发,随后笪布开放浦东新区9项具体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规模设立经济特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及设市经济特区对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意义。

——摘编自金冲及主编《中国共产党历程》第3卷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后长安四年,监察御史弹劾宰相苏味然贪赃,使之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召诸御史,责之曰:“近日弹事,不请示大夫,礼乎?”众不敢对。至忠进日:“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各得弹事,不相关白(注·即陈述),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御史中丞宋璟在则天朝以频论得失,为幸臣所不容,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皆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不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对此,武后亦无可奈何。

——摘编自储考山、何平立、来可泓《中国政治制度史》

阅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予以阐释。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治维新不久,三菱轮船公司成立,日本政府将前所买造轮船13艘,尽归三菱公司掌管,津贴其费用,每年另给洋25万元。又虑各轮船自船主以至火夫等人尚不敷用,每年再付给该公司15万元,使之成立一书院,以培养船上各岗位人才。并令外国轮船不得驶入日本内地,三菱轮船公司除参与远洋和沿海航运之外,并垄断内地江河航运,但必须减轻货运和客运费用,以便商民往来。

——摘编自1875年10月4日《申报》“论日本三菱公司事”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奏准设立轮船招商局,制订章程,次年委唐廷枢为总办,重订章程,计划募集资本银100万两,先募50万两,分为1000股,由华商认购,禁止洋商认购,亦不准华人转让洋商。李鸿章提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为该局经营原则不久,该局经营陷入困难,1876年李鸿章拨官款50万两接济,又增拔漕粮和官物由轮船招商局承运,并奏准该局延期归还官款。之后,轮船招商局经营状况开始好转。

——摘编自牟安世《洋务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概述日本明治政府为扶植本国航运业采取哪些重大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鼓励发展民间航运业方面的异同点,对中日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