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周时期规定了贵族列鼎的数量和鼎肉食的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

西周时期规定了贵族列鼎的数量和鼎肉食的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生产力水平低,物质资料有限    B. 当时已有严格的等级秩序

C. 规范各阶层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D. 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

 

B 【解析】西周时期“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等反映的是等级森严的等级秩序,所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西周时期已有严格的等级秩序,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西周时期权力尚未集中,还不是专制统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为由,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国库券而了事。“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倍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

请完成:

(1)材料一表明,松太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指出变化产生的原因及此变化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有何内在联系?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27—1945年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

(4)简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或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物,如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

                                        ——R.R.帕尔默、乔科尔顿等《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也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四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

(2)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旅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提倡国货对于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能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的看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整体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 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B. 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C. 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D. 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查看答案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致北洋政府财政部的信中指出:“今则外商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销,俱无征税……兹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货竞卖。”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夹缝中生存

B. 外商企业享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

C.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

D. 民族工业与外商企业的不同等待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