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8年1月,黄浦区光启南路在市政道路改造中,发现两根粗大石柱,据专家初步推断...

2018年1月,黄浦区光启南路在市政道路改造中,发现两根粗大石柱,据专家初步推断是徐光启“阁老坊”的遗物。与徐光启相关的史实是

A. 榷场贸易

B. 丝绸之路

C. 朝贡贸易

D. 西学东渐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徐光启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共同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故D项正确;A项是北宋时期设立的,排除;B项是汉朝开通的,排除;C项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与徐光启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13世纪后半期,“汗八里”成为影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汗八里”可能是指中国的

A. 开封

B. 临安

C. 大都

D. 长安

 

查看答案

(题文)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在下图的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查看答案

(题文)春秋战国时期,下列价值观最有可能被社会认可的是

A. 追名逐利

B. 仁义道德

C. 礼乐教化

D. 无为而治

 

查看答案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A. 内外服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元济

浙江海盐人。出身书香门弟,早年热心维新运动。他认为:“夫以数千年之古国,一旦欲效法欧美,变易一切,诚非易事”,“今之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科举不改,转移难望。”

1897年,张元济创办了通艺学堂,宗旨有三:一、“国子之教六艺是职,艺可从政,渊源圣门,故此学堂名曰通艺。”二、“欲开风气,必先首善;以宏造就,必资儒流,故此学堂设于京师,以待缙绅与其子弟有志于此者。”三、“欧美励学,新理日出,未知未能,取资宜博,故此学堂专讲泰西诸种实学。”

这种识见,在当时急躁鼓荡的社会运动中不为时人所重,但以后的历史证明了它的价值。戊戌狂澜一夜平息,蔡元培有所领悟,他说:“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继而甫下绍兴办学,并由此而萌发了“教育救国”的信念。

———孙延波《张元济的文化教育情结》

(1)根据材料概括张元济维新运动期间的教育主张

(2)根据材料结合及所学知识评价张元济的教育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