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涌入了...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

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④导致了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D 【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中国关税税率大幅下降,西方的众多工业品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故①正确;许多传统手工业破产,农业受到巨大冲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②正确;同时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农副产品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故④正确。③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该表的正确解读是

 

1900

1915

1920

1924

山东章丘

0.1

35

45

50

山东济阳

0.2

15

25

40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①所示的经济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

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 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其中先天不足是指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查看答案

茅盾在他的著作《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西方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B. 列强侵略不断扩大,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民成为商品化的受益者

D. 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加快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步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