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严泉在《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中写道:在责任内阁制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

严泉在《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中写道:在责任内阁制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政府拥有解散权,即有权提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而《临时约法》却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这表明《临时约法》

A. 降低了国家行政权力

B. 赋予议会过大权力

C. 政体的构建存在缺陷

D. 目的在于维护共和

 

C 【解析】材料对西方的内阁制的运作和《临时约法》关于内阁制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强调中国的内阁没有向西方形成内阁和议会的相互制约,《临时约法》只是强调议会的权力,说明其存在很大的局限,C符合题意;AB说法均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材料反映的是《临时约法》的局限性,没有涉及其目的所在,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C.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他们”的作品

A. 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

B.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

C. 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

D. 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著述中解剖了它的“病兆”,并提前开出了它的“死亡”诊断书。此“人”及其“著述”是

A.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

C.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

工商航运者

持大量公债者

奴隶主

人数

14

24

12

40

15

 

 

A. 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B. 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 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D. 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下院的真正工作无非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从1887~1897年,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了会议全部时间的84.5%。同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授权内阁或某一行政部门去制定具体的施行细则。这说明当时英国

A. 议会中心地位逐渐丧失

B. 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C. 责任内阁制真正确立

D. 行政权力不断地膨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