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胡林翼,1812年生,字贶生,晚清中兴名...

[历史—选修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胡林翼,1812年生,字贶生,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当他初任湖北巡抚时,正值武汉两次失陷、湖北大半沦没于太平军,可谓库储一空,百物荡然。然而胡林翼通过改潜章、通蜀盐、整榷务等手段,岁入四百多万两银子,在当时东南诸省中仅次于江苏和浙江。这些钱,主要用作湘军军怕。其实除养兵外,这些钱有的用来“分援邻省,规画江淮”,有的则作为备用之银,

“为养士及假归来依之营官、哨官起见”。后者尤值得一提,胡林翼对于属下将士十分爱护,

经常予以资助。在任贵州知府时,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沉发起义。胡林翼文武双全,且能诗能文,主张“用兵不如用民“,“用兵”只能治标,收一时之功,“用民”才是治本,享长久安定。胡林翼在贵州安顺知府任上,立志安定一方。他经常芒鞋短衣,深入群众摸民情探匪情,带领官兵与盗匪作战数百次,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1)根据材料,概括胡林翼的执政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胡林翼对晚清统治的作用。

 

(1)措施;整顿商务,发展经济,筹集军饷;训练军队,镇压农民起义,剿灭匪患。 (2)作用:养兵有方,提高了晚清军队战斗力;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晚清政府的统治;剿灭匪患,维护了地方治安;发展商务,为近代化创造了条件,促使晚清中兴局面出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胡林翼的执政措施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进行回答,经济方面主要突出整顿(通过改漕章、通蜀盐、整榷务等手段),军事方面主要突出既训练军认、镇压农民起义又剿灭匪患。 (2)胡林翼对晚清统治的作用主要结合第一问的具体措施进行相应的解答即可,例如,军事方面训练军认起到提高了晚清军队战斗力,训练军认也能起到镇压农民起义,剿灭匪患的作用,从而最终起到维护晚清政府的统治的作用,而通过改漕章、通蜀盐、整榷务等手段的整顿则起到发展商务,为近代化创造了条件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初期,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卡尔•邓尼茨依靠各潜艇单干,在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击沉盟军13艘舰船。希特勒批准了邓尼茨建造潜艇的计划,德国国内的潜艇造船厂由3个发展到16个,制造速度每月增加到20-25艘。当时英国很多人认为德国承诺过不会不警告就击沉没有任何护航的船只,而英国人发明的声经常杷海底的石头、沉船、和鱼群与潜艇一起探出来。1940年9月2日,英美两国签署协议;英国把巴啥马群岛、牙买加群岛等英属殖民地的海空军基地主权转让給美国99年,美国送給英国50艘驱逐舰用于护航。为了生存,英国科学家研制出新型雷达,英国海军部在苏格兰的赫布里底群岛的托贝小镇新建了海上训炼基地,学习航海和反潜机能。到1943年夏天,德国进攻的势头被成功遏制,邓尼茨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坦承:在1943年5月,他知道德国已经输掉了大西洋战争。

——摘编自潘前芝《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潜艇战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潜艇战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秦灭六国,“六合为一”,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秦兼天下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锰为单位;圆形方孔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摘编自《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布局

图2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出现了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主的一波留学热潮。“留美热”从1911年美国设立留美预备校——清华学堂开始,至1925年,在美学习科学与文化的中国留学生已达2500多人。“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留法学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向国内介绍和传播。国民革命期间又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为此,1925年苏联当局设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至2004年更达70万人,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从而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热潮的主要特点,并比较20世纪20年代与50年代“留苏热”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留学热潮重现的背景。概括与新中国初期相比,新时期留学热潮的主要变化。

 

查看答案

下图是反映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幅漫画《同人不同命》。该漫画表明同人不同命快乐着我的快乐,痛苦着你的痛苦。尽管近年来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但西方在贸易政策和对外援助上,仍然采取非常自私和短视的政策。

A. 国际经济旧秩序制约着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B.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正面临挑战

C. 经济全球化成为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

D. 世界贸易体系是发达国家资本扩张的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