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的生活范围、职务工作都是至高无上的主所交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的生活范围、职务工作都是至高无上的主所交付和安排的……。如果基督徒在某种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中卓有成效,道德高尚,并参加和服从教会,他就具备了“蒙召”成为选民的外在标志。否则,便是弃民。……加尔文因此极力提倡诚实、正直、勤勉的职业道德,反对欺诈和投机。正如弗罗姆所说:“强迫自己去工作,喜爱节俭,把个人的生活变成达到别人的权力之目的之工具,苦行禁欲,以及一种强制的责任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性力量,没有这些属性,现代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从加尔文宗教改革看西方现代性起源》

材料二1525年,(王阳明)在《节庵方公墓表》一文中指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在这篇《墓表》中,王阳明不仅把工商放到与士农平等的地位,还认为社会上出现“交鹜于利,以相驱轶,于是始有歆士而卑农,荣宦游而耻工贾”的现象,完全是因为“王道熄而学术乖,人失其心”所造成。他的“四民异业而同道”在其时引起了很大反响,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工商的传统看法。到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进一步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口号。

——摘编自《略论王阳明的工商思想》

材料三在独特的国家治理模式之下,中国从来没有独立的工商运行体制,而当工业文明的曙光到来的时候,商人阶层非常悲哀地无法建立独立的、新的商业伦理,企业家阶层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感非常薄弱。

——《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的商业伦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相关历史背景,评述加尔文经济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对经济伦理的改造与加尔文有何共同之处?其未能真正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有哪些?

 

(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人文主义兴起;传统神学理念束缚社会经济;宗教改革打破教会独裁。 意义:加尔文天职观与先定论,破除旧的职业与财富观,否定了教会与贵族等级特权;肯定了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正当性,并为其提供神学依据;其对规范经营、节俭生活的倡导,也适应早期资本主义和资本积累的需要;其经济思想随宗教改革大众化,在欧洲广为传播,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2)共同点:托古外衣;世俗职业平等化,共同的社会意义;肯定商业和正当盈利;注重经济道德约束。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薄弱,商人未形成独立的资产阶级;王阳明等代表地主阶级,新经济思想不系统,未实现大众化,无法改变整个社会与儒学轻商状况。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加尔文的经济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个大背景之下提出的,所以在评述加尔文经济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时主要围绕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适应早期资本主义和资本积累的需要等角度进行论述即可。 (2)王阳明对经济伦理的改造与加尔文的共同之处主要从都主张职业平等化、都肯定商业和正当盈利、在经济活动中都注重道德约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未能真正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主要从政治方面的封建专制统治、经济方面的自然经济并未解体仍占统治地位等多角度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该方案反映了

A.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

B. 国际间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C.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均衡发展

D. 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控制的丧失

 

查看答案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A. 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B. 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 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D. 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查看答案

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一追求是基于

A. 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C.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 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Comitia Cenuriata)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 强调公正至上

B.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限制权力滥用

 

查看答案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这说明此决策

A. 旨在扩大对外出口贸易范围

B. 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保证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 有利于带动工农业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