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年9月20日,德意...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定都波恩。10月,阿登纳政府不惜付出承认萨尔区国际化地位的代价,加入旨在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倡导用煤钢联营的方式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阿登纳政府立即接受这一史称“舒曼计划”的方案,并于次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标志着德法关系开始解冻,也是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起步。

1952年5月,随着冷战的持续进行,联邦德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美、英、法三国与联邦德国签订条约,结束占领制度,联邦德国在内外政策上重获主权。

1954年,欧美九个国家签订《巴黎协定》,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次年,该条约正式生效,从此联邦德国恢复了完全主权。

——摘编自孟钟捷《德国简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邦德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得以恢复完全主权的原因。

 

(1)外交方针:谋求恢复国家主权;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 背景:德法长期矛盾尖锐,成为欧洲不稳定因素;二战德国战败,被盟军分区占领;德国分裂,新的联邦德国建立。 (2)冷战国际格局下,联邦德国战略地位重要;欧美国家的扶持,视联邦德国为伙伴,逐步归还其主权;联邦德国采取积极外交政策,努力融入欧美。 【解析】(1)“方针”由材料信息“1952年5月联邦德国在内外政策上重获主权……1954年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此联邦德国恢复了完全主权。”可知,德国一直致力于欧洲联合和国家主权的恢复。由联邦德国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可知,联邦德国致力于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 “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德法长期矛盾尖锐、德国战败被分区占领;新的联邦德国建立等角度回答。 (2)“原因”根据材料信息“随着冷战的持续进行,联邦德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1954年,欧美九个国家签订《巴黎协定》,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等信息,从冷战格局、欧美国家的支持和联邦德国的努力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自18世纪中叶或末期开始,俄国局势的发展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而正确地安排好俄国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则取决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第一,关于解除强制性农奴劳动问题;第二,关于各个阶层恢复参与政治经济事务的问题。

——【饿】瓦·奥·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

材料二19世纪以后,俄国发生了多次革命和改革。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提出建立欧洲式的立宪政权,随后,民粹派喊出了“土地与自由”的口号。1861年,沙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宣布解放农奴,接着又进行了地方自治和司法制度的改革。……在1905年的革命中,争取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仍然是革命的首要目标。在革命风暴的压力下,沙皇虽然颁布了设立国家杜马的法令,但他一直任意解散杜马。在随后的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中,既没有解放农民,也没有真正给农民土地所有权。

——柳植《20世纪俄国历史曲折发展的启示》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沙皇是怎样解决材料一所谓“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的。

(2)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学家方行认为,“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收益,属于高收益还是低收益,都会自然地同封建地主的土地收益相比较,并会以后者作为衡量准绳”。如果土地投资收益很高,比如30%,那么借贷利率即使为30%也不算合理。下面是1934年民国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对当时全国22个省的乡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所做的调查情况表

1934年时部分省份的民间借贷利率的分布情况

请从上图(表)提取两条关于民国时期民间借贷状况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所谓“同治中兴”的说法。同治年间(1862至1874年),人民的大起义逐一失败,对外关系也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下维持着和平局面,所以当时官僚地主站在统治者的立场竟自夸为“同治中兴”。如编辑“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的陈弢,1875年歌颂同治政绩是“削平僭伪,绥靖边陲,伟烈丰功,为书契以还所罕觏——即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意思。好可怜而可耻的“中兴”啊!所谓的“绥靖边陲”实际上岂不就是向外国侵略者屈膝么?所谓“削平僭伪”实际上岂不就是借外国力量镇压人民么?

——胡绳《帝国主义々中国政治》

材料二同治中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王朝中兴,同时也是第一次试图在不对传统价值观和体现这些价值观的制度进行革命改造的条件下改善中国政府,使之在近代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努力。……虽然其成就十分辉煌,但其最终归于失败,它是一系列努力中最接近于成功的一次。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最后的抵抗1862~1874》

材料三江南制造总局从1871年到1879年期间翻译了7I部著作,其中历史和政治3册,地理1册,自然科学和哲学4册,数学18册,天文和气象3册,理学和工程学6册,航海技术、战术、炮术18册,地质学2册,化学5册,药学l册,杂志5册,工艺5册。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1)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材料一为例.请分别列举作者所用之“史”和所发之“论”;(。不能照抄材料)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芮玛丽与胡绳的主要观点有何不同?

(3)材料三所列翻译著作有何特点,并分析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要求国会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提供经济援助,以防止当地发生革命,并派遣美国军事人员保卫“自由制度”。这‘现象反映了

A. 希腊、土耳其触犯了美国利益

B. 美国首次公开自己的霸权意图

C. 战后大国间的合作关系破裂

D. 美国开始大规模援助西欧国家

 

查看答案

俄罗斯存留的一份历史文献中写道:“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文献中针对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

C. 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

D.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