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二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二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由此可知

A. 汉代庄园本质是一种地方割据

B. 庄园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高

C. 均田制下农耕生产水平有进步

D.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很发达

 

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割据”,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均田制是国有土地制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不是小农经济,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人对天人关系有很多思考,在下列关于“人道”与“天道”的思想中,思想流派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人矣”

C.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D. “在天有阴阳.在人有仁义,天与人异形离质”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钱玄同(1887-1939),浙江吴兴(现浙江湖州市)人。中国近代思想家、语言学家。1918年,《新青年》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第4卷第1号开始用白话文出版。1919年,他成为“国语统一筹备会”的会员,并任常驻干事。同年,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出版了《国音字典》,最终由教育部公布成为教育标准,钱玄同起了关键作用。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三号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提出:“对于汉字形体的改良……选取普通常用的字约三千左右,凡笔画繁复的,都定他一个较简单的写法。”钱玄同抄用的简体字,大部分是固有“拟体字”,新造字则不多。但不论造新的还是采旧的,钱玄同抱定的“唯一主张”是:减省笔画。

                                                      ——据百度百科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玄同倡议白话文、减省汉字笔画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钱玄同的主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结束后,奥地利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54年初,在苏、美、英、法四国外长柏林会议上,苏联提出对奥和约的建议,但美英法三国拒绝接受。然而苏联关于对奥和约的声明,却引起了奥地利国内的积极响应。

1955年4月中旬,奥地利与苏联就缔结和约举行会谈。奥地利接受苏联倡议,保证奥地利国家中立化。苏联则表示无偿地签订对奥和约,并从奥地利撤回苏联军队,不必等到缔结对德和约,四国占领军队就可能撤出奥地利。1955年5月15日,苏、美、英、法、奥五国外长在维也纳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奥地利的国家条约》,同年7月27日生效。10月26日,奥地利国会通过关于中立的宪法条文,自愿宣布永久中立,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也不允许别国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对奥和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对奥和约签订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开皇元年(581年),高颎(隋代第一名臣)奉命与郑译、杨素等修订刑律,“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制定新律,奏请颁行。新律废除了枭首、轘身及鞭刑,减轻了徒刑,还取消了一些“楚毒备至”的讯囚酷法,如用大棒、束杖、车辐、鞵底、压踝之类。对旧律作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开皇二年,隋文帝以长安旧城,自汉以来,屡经战乱,凋残日久,在苏威、高颎等人的谋议下,决定在龙首原创建新都,以高颎领新都大监,“制度多出于颎”。为后来唐代长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他行政、官制等各种制度,也大都在高颎的主持下,斟酌损益,建立新的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局面。在经济方面,自北齐以来,“暴君慢吏,赋重役勤”,贫苦农民很多被迫沦为豪强的荫户,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高颎建议采用“输籍定样”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初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