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刊在当年第一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刊在当年第一期《新青年》杂志的重要位置。《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改良八事……这八事的核心便是文学必须采用革命性的文体——白话文。文章同时强调文学必须有感情、有思想。此文一出,便被文学史家郑振铎称为“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可谓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声春雷。陈独秀称之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不久,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以声援胡适。文章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

——据汪兆骞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得到陈独秀等人支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的意义。

 

(1)原因:以白话文为核心,强调文章的感情和思想;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对新文化运动破除陈旧思想的束缚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2)意义:以简朴易懂的形式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推动了文化平民化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大民众的思想觉悟,推动历史的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得到陈独秀等人支持的原因和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得到陈独秀等人支持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八事的核心便是文学必须采用革命性的文体——白话文。文章同时强调文学必须有感情、有思想”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以白话文为核心强调文章的感情和思想、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和对新文化运动破除陈旧思想的束缚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等方面来回答。 (2)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可谓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声春雷”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以简朴易懂的形式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推动了文化平民化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大民众的思想觉悟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迅速上升。同年,苏联解体,原先由苏联支持的一批中东国家也纷纷转向。这进一步放大了美国的“海湾出争”红利。 这些红利绝不仅仅体现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还体现于金融、经济等诸多方面。

  恰恰在此时,中东地区的极端思想和极端势力开始大幅抬头。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冷战”结束导致美苏不再有竞争压力。双方都减少了对当地的投入。这使得一批原本依靠大国支撑的政权纷纷垮台。造成基层治理普遍失序。甚至出现失败国家——如“黑鹰坠落”事件后的索马里。在“冷战”结束、多个国家政权垮台的背景下,中东原本在高度内部及外部压力下维持的“生态平衡”逐渐弱化并最终解体。

——据邓媛《海湾战争后遗症》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海湾战争后中东局势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局势发生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中期“两税法”实施以后,土地制度逐渐变化,国家对土地采取“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姑定额取税而已”的政策,于是“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私有产权完全确立。在宋代,土地买卖更加活跃,一些官吏豪绅大量购买土地……正如袁采所说的那样:“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正好为人们财富力量的转化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通道。于是,无论是土地所有者、还是土地的经营者都具有增加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促进土地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这时的小农经济行为已经从自给自足型向剩余产品商品型转变,并且有多生产农产品多向市场提供剩余产品的自主要求。

——据张锦鹏《制度变迁与宋朝小农供给行为研究》整理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土地制度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婚姻观念

中国

西方

婚姻目的

扩大亲属同盟,传宗接代

爱情是男女结婚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

择偶标准

身家清白、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夫妻关系

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

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

 

 

中西方婚姻上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整理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婚姻关系的状况。任选上表中一种婚姻观念,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中外关联、写明观点、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表示,“在1937年的时候,中国人不敢想象8年后中国居然成了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世界五强之一。当时中国人最乐观的估计是,我们能够抵挡住日本的攻击。并且把他们赶走。……当时的人们想的是,日本屡次侵略中国。在国际组织里中国也没有话语权,虽然国家很大,但是始终是一个小角色。没想到8年之后。中国不仅赢了。还成了政治上的大国,任谁也不敢想。”

——二战时中国战场作用有多大整理

材料二

  罗斯福在多种场合表示:“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他表示,他不是没有认识到中国目前还很弱。但他想到更远的将来。中国毕竟是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国家,把它当作朋友,总比当作一个潜在的麻烦来源要好一些。他说:“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这就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持。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

——二战时中国获得联合国席位鲜为人知的博弈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支持中国进入“世界警察”集团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查看答案

法国国民阵线在 2012年的总统选举中要求脱离欧元区,恢复边境控制。 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公民投票选择脱离欧盟。2017年1月,美国特朗普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明确指出,“从现在开始,将只能是美国第一”;“我们将遵循两条简单的基本法则:买美国货、雇美国人”。上述现象反映出

A.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受挫    B. 经济区域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受到挑战    D. 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