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前,中国人只知有朝廷,有天下。19世纪中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前,中国人只知有朝廷,有天下。19世纪中叶后才逐渐接受“国家”这一近代概念。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将造成当时“老大中国”之责归罪于一班“老朽之人”。由于进化论风靡,少年必然代表未来的希望似乎成为一种常识,甚至“青年”尚嫌不够,还要冠之以“新”,但在建构“少年中国”过程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出现危机:要复兴民族,却要抛弃传统;痛恨帝国主义,却又对其文化情有独钟。在“少年中国”旗号下,聚集着持各种不同乃至相对立的观点、主义的知识分子。更加复杂的问题是,到底该由谁来担当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少年中国”始终是一个虚幻的理想。时人对这一概念的珍爱,恰恰映衬出内心的无所皈依。

——摘编自《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

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认同并非世人熟知的“美国信念”,而是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定居者的盎格鲁—新教文化,其核心元素包括:英语;起源于英国的法治理念、统治者的责任理念和个人权利理念;敢于持异议的新教价值观,如工作道德以及相信人有能力和义务创造人间天堂。但是从20世纪后期开始,盎格鲁—新教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实质内容受到了诸多挑战,包括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浪潮、学界和政界流行的文化多元主义、以族群和性别为核心的身份认同,以及精英人士日益强调的跨国身份认同等等。与此同时,在美国人看来,全球霸权已经成为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重要特质之一,不是世界第一的美国就不是美国。

——摘编自谢韬《美国国家认同的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少年中国”说出现的背景,并分析“少年中国”在当时无法成为一种国家认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后期美国国家认同发生的变化及原因。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国家认同的理解。

 

(1)背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并迎来“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族意识觉醒,“国家”概念广泛传播;进化论广泛传播(社会上兴起各种思潮)。 原因:新旧文化冲突造成了矛盾的心理;思想观点复杂多样无法形成共识;时局混乱,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少年中国”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未付诸实践。 (2)变化:盎格鲁——新教文化的价值内涵被弱化,多元化和全球霸权的观念日益显现。 原因:多极化趋势下,美国要维系其霸主地位;全球化影响广泛;移民浪潮带来多元文化;种族与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认识:凝聚国家认同,要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结合起来,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国家认同,需要推动建设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凝聚国家认同,需要广大青年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展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少年中国”之说出现的背景主要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方面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以及思想方面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等多角度分析即可。无法成为一种国家认同的原因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到底该由谁来担纲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等字眼反映的就是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等。 (2)20世纪后期美国国家认同发生的变化主要突出盎格鲁—新教文化的弱化以及多元化和全球霸权的观念等,至于原因则要从美国维持霸权地位的需要、全球化的影响以及美国存在的种族歧视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国家认同的理解是一道开放性问题,主要围绕着国家认同的背景和意义等回答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有利于

A. 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

B.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C.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D. 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

 

查看答案

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民族主义    D. 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期,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这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

A. 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前提

B. 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

C. 为落后国家走向近代化提供经验

D.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查看答案

在伯里克利时期,所有官员和议事会议员都必须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和卸任后的账目审计,陪审法庭还有权审查官员的任内表现。这说明,在当时的雅典

A. 陪审法庭拥有监察权

B. 陪审法庭主导城邦事务

C. 公民参政权受到限制

D. 分权制衡机制得到完善

 

查看答案

2017年6月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2016年对外投资飙升44%,达到1830亿美元,这是中国在该报告中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处于第三位,流入量为1340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1%。这反映出中国

A. 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B. 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C. 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 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