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该主张旨在

A. 说明天地君权之尊贵

B. 强调遵从纲常伦理

C. 提升儒学的独尊地位

D. 废弃郡国并行体制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既是社会的“至上神”,董仲舒强调“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郊祭就是郊天之祭反映了对上天的敬畏,尊天地从而可以贵君权,因为天子受命于天,从而神话皇权,故选A;材料中未提到说明伦理纲常的重要性,故排除B;董仲舒的时代,儒学刚刚获得独尊的地位,不可能得到提升,故排除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A. “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B. 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

C. 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

D. 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代中期,土地高度集中,大地主隐匿赋税,这就严重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而统治阶级贪污腐化以及巨额的宗藩禄米和军饷开支,使政府支出急剧增加,入不敷出,财政危机逐渐加深。为了维持巨额的开支,明政府不得不加重赋税剥削,大肆对农民进行掠夺。农民无法忍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纷纷起来反抗,尽管这些反抗最终都被镇压下去,但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缓和。

万历初年,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不久,他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改革。“一条鞭法”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在一起,以田为主征收银两。从而取消了官宦豪强利用特权偷漏税粮,达到“贫民之困以纾,而豪民之兼并不得逞”的目的,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一条鞭法的执行随即开始松弛并逐渐遭到破坏,明朝的社会危机也随之愈来愈严重。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归纳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最终遭到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朱迎平《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的构成和特点》

材料中的表格为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简表。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表1欧洲近代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

表2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

——摘编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与欧洲民主思想演变历程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与近代欧洲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199511月,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在一次会议上说: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他所评价的事件最可能是

A. 欧洲联盟宣告成立    B.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