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

A. 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 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

C. 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 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

 

C 【解析】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封建势力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正确;西班牙、葡萄牙的价格革命并没有巩固西葡霸主地位,故A错误;价格革命与阻碍国际贸易交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B错误;价格革命的原因是金银大量输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恩格斯在谈及雅典社会发展时写道:有决定意义的已不是血族团体的族籍,而只是常住地区了;现在要加以划分的,不是人民,而是地区了;居民在政治上已变为地区的简单的附属物了。雅典的这一变化

A. 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B. 促使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C. 调动低等级公民参与政治

D. 强化贵族在部落中的特权

 

查看答案

邱家洪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演进路径与未来走向》一文中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目标探索、框架构建和完善体制三个阶段,1978-1992年是目标探索阶段;1992-2002年是框架构建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改革

A. 实现了重心向城市转移

B. 完成了全面建设总目标

C. 厘清了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

D. 开辟了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的某重要国际会议称:“尊重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的民族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其内政不予任何干涉。法国将从印度支那三国撤军。”这次会议

A. 缓和了亚洲的紧张局势

B. 确立了国际外交的准则

C. 结束了西方的殖民历史

D. 贯彻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发起时,其立意在通过救人来救国;而1919年学生运动及其后续种种相关运动,则转为先救国后救人了。这种转变表明

A. 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B. 社会矛盾发生改变

C. 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 十月革命影响扩大

 

查看答案

《点石斋画报》中有不少形象反映当时社会习俗的内容,下表就是根据其内容整理的1884年至1896年间中国婚嫁服饰构成。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地区

性别

服装

配饰

获得方式

发达地区

对襟红袍或西式大礼服

领衣、官服或领结、西式礼帽、西式鞋履等

自制、购买、定做

大襟袄裙、马面裙或中西合璧式礼服

凤冠霞帔、红巾、金银首饰、玉佩或白色头纱、西式鞋履等

自制、购买、定做

落后地区

对襟红袍或常服

领衣、官帽

自制、租借

大襟袄裙、马面裙或常服

凤冠霞帔或红巾、绣花弓鞋、木底鞋等

自制、租借

 

 

A. 婚姻观念落后,婚嫁服饰传统难以改变

B. 地区发展差异,婚嫁服饰选择样式多元

C. 民主意识增强,婚嫁服饰获得方式自由

D. 社会转型加速,婚嫁服饰完全趋向西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