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17年,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强令鲁武公改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周王公然破坏周礼 B. 鲁公违反了分封制
C. 戏继位后括会成为鲁国大宗 D. 社会等级会发生逆转
战国时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一人。这种现象
A. 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 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
C. 有利于社会的变革 D. 破坏了贵族世袭的特权
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等级 | 乐队 | 乐舞 |
王 | 四面 | 八佾 |
诸侯 | 三面(缺北面) | 六佾 |
卿大夫 | 二面(缺北和东) | 四佾 |
士 | 一面(只有南面) | 二佾 |
A. 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B. 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C. 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D. 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西周,以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分封
A. 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B.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 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
D. 推动了西周政权建立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羲之,东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生性恬淡,性格耿直,朝廷公卿屡次召举他为官,他都辞谢。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的行书字帖《兰亭序》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摘编自蒲柳羽《浅谈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羲之在书法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羲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贡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戚继光,字元敬,明朝抗倭名将,他所领导的抗倭军队被称为“戚家军”。在其军事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德思想。戚继光强调将领要爱民卫民,热爱士卒“使之依如父母”,也要善待俘虏,“战贼既败,所获子女人口,即是真达,不许杀取首级,只将生口送官”。戚继光认为,将帅武德尽管很重要,但因为士卒人员众多,所以更应坚决防止“扎营之处,军士杀老幼、践禾稼、奸犯人妇”等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军人死于战场,虽死犹生,战场上若贪生怕死虽生犹死,军人只有死于战阵,才能绽放生命的光彩,两军对峙,应勇于杀敌;军人更应该学习武艺,强调武艺是防身杀贼的技能,“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也”。
1942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编写了《戚继光治兵语录》并把它与《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等合编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丛书》受到广大官兵喜爱。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中“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也都可以从戚继光武德思想中找到宝贵的思想资源。
——摘编自丁雪枫《戚继光的武德思想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戚继光武德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武德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