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第一,身份地住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就一直在流动中,而且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社会、文化问题。
——摘编自姜义华《“自信”的根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
下图为两个历史时期世界主要经济体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这种变化反映了
A.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作用最大
B. 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C. 冷战格局的形成有利于“黄金时期”的出现
D.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赫鲁晓夫退休后,曾订购水管和营养液混合剂,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当他发现栽培出的黄瓜和西红柿因为成本太高而市价昂贵时,便再也不提这件事情了。赫鲁晓夫之所以对此事缄默,是因为他
A. 对盲目开荒政策有所反思
B. 认为对农业投资很不够
C. 对国营农场改革耿耿于怀
D. 知道经济体制弊端重重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对宪法的批准程序进行了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13个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经过9个州的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批准本宪法的各州成立”。这一变革体现了
A. 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
B. 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
C. 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
D. 州权与人民主权相结合
据《学说汇纂》记载,两辆满载货物的骡车一前一后在爬坡,为减轻骡子负担,两名车夫在第一辆车后推车。此时,前面的车开始滑退,在两车之间的车夫从中间跳出之后,后车被前车撞上并碾过一个奴隶。根据法律规定,对骡子的主人可以不发生诉讼,而对车夫则可依法起诉。这反映罗马法
A. 注重程序合法
B. 保护私有财产
C. 主张过失担责
D. 强调法律公平
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A. 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B. 代议制有其合理性
C. 人民主权应该是相对的
D. 公共意志高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