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

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据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A. 政府的咨询机构

B. 政府的执行机构

C. 皇帝的随从顾问

D. 国家的权力中心

 

A 【解析】题干中所述的上下议院“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的东西要上奏皇帝,“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意味着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所以相当于皇帝的咨询机构,其实质上是政府的咨询机构,A符合题意;C是明代内阁的性质;BD不符合材料之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胡如雷先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中从多方面论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影响,认为此政体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以下关于中央集权的作用分析,不能支撑此论点的是

A. 修建大规模水利工程发展农业

B. 在民族战争中组织力量自卫

C. 对商品生产流通有效干预

D. 统一货币度量衡发展经济

 

查看答案

《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B. 六部职能的衰退

C. 内阁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D. 宰相权力的反弹

 

查看答案

在论述古代某朝中央机构时,著名史学家钱穆说:“有卿而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府。”其所指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查看答案

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 士族垄断仕途

B. 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C. 选官方式多样

D. 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

 

查看答案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三省长官在中书门下举行联席会议确定军国大事。高宗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文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进入中书门下,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