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状况简表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经济与外交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论题:经济实力决定外交,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基础,而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为国内建设贏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1950 年至1952 年土地改革进行,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 的逐步恢复,新中国经济状况好转,这些均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为开展大规模的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总之,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交,而外交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以新中经济和外交为切人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首先,根据材料和设问要求提炼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然后,围绕自己所拟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注意逻辑思维清晰,,论证合理,表述得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并且要求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

                         ——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根据黄宗羲的学说和后来传人的西学民主理念,谭嗣同提出当前的改革不是要“反满”“反清”只和今天的统治者过不去,而是要根本改变几千年以来的专制政治。在黄宗羲、谭嗣同们看来,君民本是“平等”的,“君亦一民也”,民本君末,“非君择

民,而民择君”,民可“共举之”,当然也可“共废之”。

——摘编自秦晖《从黄宗羲到谭嗣同:民本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脉相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主张及对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谭嗣同对孔孟儒学的传承之处,并说明对儒学改造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

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了。”材料主要说明了

A. 美国霸权地位已完全丧失

B. 世界局势出现了动荡局面

C. 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D.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

A. 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B. 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

C. 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D. 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认为: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为绝对精神性的、不可见的:后者存在于人世之中,但只不过是一种属世的组织,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要归世俗政府来管理。上述主张的主要意图是

A. 将宗教秩序与世俗秩序分离

B. 使宗教秩序从属于世俗秩序

C. 将世俗的权力置于中心地位

D. 实现个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

 

查看答案

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之间近乎绝对的平等.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于众人之上。个人无论好坏,其权力或权威一旦对民主政治集体议政的制度形成威胁,就有可能成为“陶片放逐法”放逐的对象。这体现出“陶片放逐法”的根本目的是

A. 防止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决策    B. 保障公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

C. 维护公民政治决策权的平等    D. 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