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回眸历史,全面考察社会发展环境,也许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有新的认识...

回眸历史,全面考察社会发展环境,也许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有新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将“黄金时代”定义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悖经济常识。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遇到机遇,经济突然发展,而后又没有惯性,戛然而止,这都是不可能。晚清新政时期已经制订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民国政府建立后,依照西方国家的模式,经济法制建设也有了很大进展,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机制;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无暇东顾,更主要的是资产阶级的自身努力,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结合,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的“黄金时代”。1918年大战结束后,欧洲国家还有一个经济恢复时期,还是无暇东顾。大约到1922年才明显表现出”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但已具规模的民族资本在竞争中仍很活跃。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1918-1922年的5年中,民营资本企业的投资最为活跃。其间工矿业新设的1万元以上企业805家,投资总额达2.57亿元,为1858-1911年工矿业投资总额的1.26倍;银行业新设资本5万元以上约企业149家。投资总额达8.9千万元,为1897-1911年投资总额的3.48倍;航运业新设资本1万元以上的企业94家,投资总额1.74万元,为1860-1911年投资总额的1.02倍。仅1918-1922年创立的企业的总资本即超过此前半个多世纪中国企业的投资总额。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

(1)据材料一,归纳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联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1)原因:晚清新政的推动;民国政府的经济法制建设;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资产阶级自身的努力。 (2)观点: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定义在一战期间,不符合经济常识。 论证:一战前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经济发展有其固有的惯性;1918-1922年,中国民营资本企业的投资仍然非常活跃,创立的企业的总资本超过此前半个多世纪的投资总额;一战结束后,欧洲国家有一个经济恢复时期,1922年后才得以卷土重来。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既包括外部原因又包括内部原因,例如,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就属于外部原因,晚清新政的推动、民国政府的经济法制建设的推动、辛亥革命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就属于内部原因。 (2)首先要找到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在材料中能直接找到即“将“黄金时代”定义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悖经济常识”,在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时主要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 晚清新政时期已经制订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已具规模的民族资本在竞争中仍很活跃、更主要的是资产阶级的自身努力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于8月21日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条约有效期为五年。中共在《解放》周刊立即发表评论指出“不侵略间的结合便是对于侵略者有力的打击”。该条约的签订

A. 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斗志

B. 表明国民党反苏政策的失败

C. 促使国共两党开始考虑合作

D. 扭转了抗日战场的不利局面

 

查看答案

孙中山1906年在一份宣言中提出:“今由平民革命以建革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集中表明革命党人主张

A. 建立统一的民族独立国家

B.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 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D. 争取国家富强实现民生幸福

 

查看答案

下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 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 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 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 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清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认为英国“所以持久而国事益张者,则在巴力门议政院(议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而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这些言论引起国内官绅的公愤,记录这些言论的书奉诏毁版。郭嵩焘被罢黜公使职务。上述历史现象集中体现了

A. 中英国力强弱的主因在于政治制度差异

B. 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步履艰难

C. 外交近代化的进程加快

D. 洋务运动阻碍了国人民主意识萌生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中国丝的出口,每年一般只有几千包,而1847年达20000余包。1852年44000余包,1855年79000余包。茶的出口,鸦片战争前,每年大约五千多万镑,鸦片战争后历年增长,1856年已达一亿三千余万镑。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

A. 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C. 保持外贸出超地位

D. 融入世界市场步伐加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