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解析】(1)关于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兴办公共工程等方面思考作答。关于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实施的背景,根据材料一“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危机、失业等方面概括。 (2)关于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中信息可知,月收入在50到80英镑的低收入者得到救济,收入有所增加;“儿童津贴”保障了儿童利益。 (3)由材料二图表可知,月收入高者,由于福利制度纳税更高,实际收入差距缩小,有可能挫伤工作积极性。根据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福利开支大、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等方面概括原因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熙初年苏州城门外“庐舍栉比,殆等城中”,闻门外的商业区更是与枫桥镇连成一片,延绵20里之长,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贸易中心。据樊树志统计,与枫桥镇相似的市镇,在正德年间有14个,乾隆时期增加到了26个。19世纪初,府域及近都市镇都已没有了之前的隙地,“房满为患”“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居民总数约150万。其中,工业人口至少占了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居民总数的37.5%,如仅以成年男性居民计,则这个比例更要上升到75%……清代初期,江南棉布踹染业的中心,由松江转移到了苏州,府城的染坊、踹布工匠“总计约有二万余人”,“均非土著,悉系外来”。在产业分工中处于较低层级的碾米业、酿酒业、榨油业等,基本上完全转移到了郊区市镇;处于较高层级的丝织业,则基本上转移到了府城。

——据李伯重《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

材料二19世纪时,在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其他这类城市,在群集的工厂和烟囱之间,还散落着优美的新居所、俱乐部、交易所、银行、火车站。曼彻斯特已经成了大都市,成为郊区和卫星城市网络体系的中心,其棉纺织业占了英国棉纺织生产的近75%。但是这并没有排斥其他行业的兴起,反而促进了其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利用工业废料生产肥皂、染料、墨水的工业,还出现了一批生意兴隆的苏打生产厂家,又促进了橡胶、酿酒业的发展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据理查德·丹尼斯《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的社会地理》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清时期苏州城市扩张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19世纪初苏州和曼彻斯特城市经济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为1950-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表

国家

1950-1973年

1973-1978年

日本

14.1

1.1

联邦德国

7.6

0.9

法国

6.1

1.3

美国

4.3

2.5

英国

3.1

0

 

 

这些国家在1950-1973年和1973-1978年两个阶段奉行的经济政策分别是

A. 国家干预自由放任

B. 自由放任国家干预

C. 国家干预减少干预

D. 自由放任适度紧缩

 

查看答案

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1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

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

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

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小福尔索姆认为:历史学家们都赞扬(罗斯福)新政是处于衰退的国家迫切需要的方案。但事实并非如此……(二战)以难以想象的力度把美国人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巨额的军火支出,印证了凯恩斯的那句:政府支出能够保障繁荣。据此推断,作者认为(     )

A.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大萧条

B. 政府支出扩大不利于结束危机

C. 二战是大萧条结束的真正原因

D. 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    

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

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