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的竞争环境,强化了人们对各自...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的竞争环境,强化了人们对各自国家的认同。秦统一中国使一统天下的国家观获得政治上的实现。到了西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更进一步地被意识形态化。自汉魏之际开始,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唐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很多例证,也证明了这一点。两宋士人基本达成一种道德共识:凡沾旧国一命之恩者。不应再改仕新朝。面对金兵的南下,华北民间自发组织的“民兵”、“忠义军”等抗金武装表现突出。清代在修撰《明史》时也专设《贰臣传》以待明朝降臣,这可看作是加强国家认同的一种举措。

——摘编自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后来,同盟会在政纲中又阐述了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间的逻辑。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庄严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随后,在清帝退位诏书中也承认:“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共和立宪国体”。这表达出满洲人对新国家的认同。

——据《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清帝退位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国家观的变化趋势,并简析这些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

 

(1)趋势:从对地方政权的认同发展为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从政治上的认同到意识形态的认同;从上层统治者的认同逐渐向社会下层百姓的认同扩展;对本朝的认同逐步强化。 原因: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或“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统治者强化集权统治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因素(如民族对立、政权并存等)的推动等。 (2)发展:突出主权在民;认同共和国,反对封建专制;强调对不同族群利益的尊重;平等对待各民族。 评价:立足于救亡的现实需要;代表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或“推动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强化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保证我国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解析】本题根据材料一“一统天下的国家观……大一统……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据材料二“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民族之统一……共和立宪国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主权在民、认同共和国、平等对待各民族等方面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再从救亡的现实需要、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等方面对其予以简要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2月13日正在美国访问的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在华盛顿会见白宫官员时警告说:特朗普政府最好少管欧洲政治,先顾好美国再说;在特朗普政府治下,美欧这一传统盟友关系将转型为更加务实和交易性质的关系。欧盟这一代表的讲话

A. 说明欧盟已经成为了独立的政治实体

B. 反映了美国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

C. 体现了彻底地欧洲摆脱了美国的影响

D. 体现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53年至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内地为20.4%,沿海为16.8%。“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政府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

B. 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C. 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D.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年份

贵族阁员

非贵族阁员

1832—1866

64

36

1867—1884

35

23

1885—1905

40

29

1906—1916

25

26

1918—1935

25

82

 

 

A.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

B. 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 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D. 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查看答案

“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来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

A. 肯定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制

B. 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C. 奠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

D. 说明了其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 轻工业的发展逐渐衰退

B.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 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D. 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