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367年,罗马通过法案规定:平民所欠债款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应作债款的...

公元前367年,罗马通过法案规定:平民所欠债款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应作债款的本金计算,尚未还请的本金,分三年偿还;并规定两名执政官中,必须有一名由平民充任。这表明当时的罗马

A. 债务奴役制正式被废除

B. 平民在斗争中取得了一定胜利

C. 贵族失去了司法垄断权

D. 平民开始登上国家的政治舞台

 

B 【解析】材料中对农民欠款停止付利息,和执政官员中必须有一名农民,说明农民的地位有所提升,反映了平民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B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不是废除债务奴隶制,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司法权的归属问题,C不正确;D“开始”说法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

B. 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C. 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

D.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

 

查看答案

1939年1月7日,蒋介石指示国军各战区军事长官:“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这表明国民政府

A. 加强了与中共的合作

B. 承认了正面战场的失败

C. 适应了战争形势的变化

D. 用游击战取代了运动战

 

查看答案

如图是1900年德国礼和洋行使用的商标。画面上面文字是“此靛真好,永不变色。”“礼和洋行始创,染法内有仿单。”据此可知,礼和洋行

A. 推动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B. 营销的手段最为先进

C. 注重印染技术创新与使用

D. 受到了中国民众喜爱

 

查看答案

1865年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主张:“铁路与铜线,事同一律,万难允许”。1875年李鸿章正式提出,铁路电报等西方新式物件,要“酌度时势……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导致李鸿章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开始自强求富的改革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C. 西方对中国的侵略逐渐加重

D. 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查看答案

下表为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主要人物形象及人数统计表。

艺术形象

财主及子女

大、小商人及子女

官宦之子女

侠士

皇帝、皇后、太子

出现人数

21

142

52

6

25

 

 

据此可知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学创作

B. 古代侠义精神日益走向没落

C. 官宦文学被平民文学所取代

D. 世俗文学是明代文化的主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