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周封建过程中,诸候受封有一片土地的同时,还有一定的人民。这些人民,以族为单位分...

西周封建过程中,诸候受封有一片土地的同时,还有一定的人民。这些人民,以族为单位分封给诸候。他们可能是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也可能是从别处来的。西周统治者的这一做法

A. 有利于人口的自由流动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D.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 【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主要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正确;分封制的目的是控制人口的流动,A错误;此时没有君主专制,B错误;材料中市控制地方措施,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意识到满清政权就要寿終正寝时,每个集团和阶层都试图通过加入和控制革命政府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革命与其说是各阶层的合作,倒不如说是各集团利益的博弈。改良派和革命党人在革命后的第二天就共同选择了并非革命党人的原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军政府的最高领导,确定由黎元洪来领导新湖北军政府,恐怕是武昌起义过程中作出的最关紧要的抉择。一直到1913年他一直控制着湖北。更重要的是他创立了由军界上流人物与绅士及官僚结合起来的统治方式,这种方式直接延续到军阀时代。继黎元洪之后,全国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所建立的军政府,除广东由革命党人胡汉民任都督外,多由旧官员、咨议局人士担任。就这样,在一派“咸与维新”的恭贺声中,新政权消弭于旧势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摘编自胡尧兵《黎元洪与辛亥革命的两张面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武昌起义后由黎元洪领导湖北军政府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黎元洪领导湖北军政府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材料:整个战役中,法国损失了约10 万人,其他同盟国损失了2万人,德国损失了45,000人。这些损失还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进攻所蒙受的损失的一半。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最令人痛苦的打击。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巨大灾难的原因。虽然这些指责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另一些因素似乎更具决定性。一个因素是苏一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約使希特勒能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1914年,法国曾得到在东线作战的沙俄军队相当大的援助;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法国的进攻特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法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宋末年,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四路和河东路西部地区,编组少数民族的部族兵,称为“番兵”。北宋初期,酆延路金明县(夸陕西安塞北)李士彬家族世代任北宋的番兵首领,抗御西夏,康定元年(1040年)为西夏所袭杀。次年,王尧臣提出重组番兵后,番兵成为宋军的主要兵种之一。陕西四路的番兵,分为番兵与强人,番兵使用官马;而强人使用自备马,称为壮马。治平二年(1065年)时,番兵集中在酆延路,计1.4万多人;四路强人计91万多人,两者合计10万多人。各路番兵都以部族为基础编排。按部族大小,大首领为都军主,作为各级番兵长官。立功后另授刺史、诸卫将军,及诸司使、副使和承制至殿侍(大小使臣)衔。

——摘编自《宋代军事制度》

(1)根据材料,说明宋朝西北番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西北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部分时期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

外国

1915年《新青年》创刊,两年后《文学革命论》发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1913年,世界首条汽车装配流水线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问世,它生产的T型汽车迅速进入普通人家日常生活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二部《反托拉斯法》,更加严厉地禁止了几种垄断行为,并加强了对工会和农民组织的保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将15亿人口卷入战争,数千万人死伤

1918年美国议会批准了妇女的选举权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民革命运动席卷全国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928年首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成立,作为最高学术机构并规划全国科学发展

20世纪20年代《玩偶之家》在中国上演引起轰动,大量女性效仿娜拉出走

1921年爱因斯坦以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1年到1927年意大利和日本相继建立起法西斯统治

1924-1928年欧洲经济迅速发展,美国进入空前警荣时期,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1933 年国民政府施行新税则,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1935年底四大银行统一发行“法币“作为纸币,结束了中国流通白银的时代

1936 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80%

1931年英国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承认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的独立地位

1933年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根据《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等整理

上表为20世纪部分时期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一组或两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中期繁荣。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摘编自赵鼎新《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材料二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认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竞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力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的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并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西方的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