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表为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不同派别关于当时社会性质的历史认知。据此能够被...

表为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不同派别关于当时社会性质的历史认知。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

代表人物

基本主张

主要刊物

陶希圣等国民党改组派

认为中国的社会性质不能被笼统地称为宗法社会或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宗法封建社会。“新生命派”成员多属于国民党改组派,所以也有“改组派”之称。

《新生命》杂志

李立三、张闻天等中共领导和一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

指出封建半封建经济在中国占支配地位,认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们被称为“新思潮派”“中共干部派”。

《新思潮》杂志

任曙、严灵峰

与“新思潮派”针锋相对,他们都主张中国经济已经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当时也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动力》杂志

 

 

A. 南京国民政府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

B.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

C. 社会走向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问题

D.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各派在确定社会性质的时候,均与社会发展走向作为重大参考,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B与第一和第三则材料信息无关;D与第一二则材料信息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到了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集权解体

B. 中西贸易发展

C. 经济结构变迁

D. 社会动荡加剧

 

查看答案

康熙帝时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这反映当时

A. 蒙古、新疆地区叛乱频繁不易管理

B. 满族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C. 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

D. 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

 

查看答案

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起众多皇家粮仓(见下图),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这反映了

A. 均田制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

B. 隋唐时期对农民剥削最沉重

C. 大运河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

D. 隋唐结束分裂北方长期稳定

 

查看答案

目前,在山东、四川、陕西、安徽、河南等地出土汉代普通百姓墓葬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上均发现有“射雀射猴”画像。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树下两人持弓仰射,树上共计有20多只雀与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汉代民间形成了浓厚的尚武风气

B. 麻雀与猴类对小农经济破坏最大

C. 汉代的仕途开阔权力向下层开放

D. 黄河下游逐渐成为政治经济重心

 

查看答案

商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远近之别,祭祀用品也有简单与隆重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人的祭祀。这说明商代

A. 男性与女性均成为重要受祭对象

B. 形成了宗法等级制和贵族分封制

C. 是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D. 注重借助人伦秩序维护专制王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