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

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秦汉时期

A. 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 小农经济的发展

C. 实现了文字的统一

D. 大一统思想的出现

 

C 【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发展与政府任由方言自然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秦汉时国家统一,政府为了政令一统而统一了文字,秦代使用篆书、汉代使用隶书。正因为有了文字的统一,秦汉才不会限制各地方言的使用,故C项正确。大一统思想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主张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这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墉幼时家贫,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破产。接着,清廷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郁郁而终

——三亿文库

材料二

胡雪岩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树立了很坏的榜样,他是中国清代浙江很有名的商人。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与胡雪岩崛起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胡雪岩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树立了很坏的榜样”的理解。

 

查看答案

材料如图所示

图中左图是某地空投的情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美国及其盟友都在向该地运输给养物资;下图摄于1951年夏天,一个朝鲜姑娘背着她年幼的弟弟,他们身后是一辆美军坦克。

——摘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中两幅图片的拍摄者都是“西方人”,请提取它们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

(2)这些历史现象对上述两个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国际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周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元代实行匠籍制度,官府工匠世代不得脱籍,不允许从事私人生产。明代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必须定期到官府作坊服役,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明代民户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匠户最为卑贱。其中“匠”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发布了班匠以银代役的法令,根据法令,凡愿出银者可以出银代役,不愿者仍旧当班,这是双轨并行的办法。清王朝建立后,于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匠籍。班匠制度废除后,官营手工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工匠和一般工匠,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

——转引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匠籍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分析清朝废除匠籍制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口的职业结构

 

大类

比例

细类

专业人员

5%

政府部门

官员、胥吏、职业性的安保人员等

社会部门

职业文人(老师、作家等)、医生、牧师、僧人等

商业人员

30%

个体批发商

商品经纪人、钱庄主、批发坐(行)商、买办等

个体零售商

零售店老板、小额高利贷者、饭店老板、游商等

雇员

账房先生和学徒、商业劳动者等

运输人员

30%

运输代理人、船主与水手、长途挑夫、从事当地运输的驮夫等

制造业人员

10%

工匠、手工作坊的学徒和雇工等

建筑人员

10%

技工、建筑学徒和工匠等

农业人员

5%

土地耕作者、牧畜饲养人、渔民等

边缘群体

10%

保镖、门房、家仆、艺人(卖唱、说书等)、乞丐、无业者等

 

 

——摘自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

解读材料,围绕“社会变迁”提取一个合理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晚清历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19世纪大西洋两岸贸易图

材料二从19世纪初开始,在印度输往中国的货物中,棉花退居次要位置,鸦片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重要的东西。鸦片在中国有很好的销路,保证了英国有足够的白银购买中国茶叶,而中国由茶叶所得外汇又全部流进了印度以购买鸦片。正好这一时期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进口棉花,印度棉花于是大量运至英国。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最清晰简洁的路线图是:英国将印度的鸦片出口到中国,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到本国,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到印度。这个路线图的要点是,每个环节都由英国人控制。

——仲为民《茶叶与贸易:19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15-19世纪大西洋两岸贸易和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的异同。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