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这里的“工师”是

A. 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 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C. 私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D. 负责管理工匠的官员

 

D 【解析】材料大意是考核各种工匠,审定各个时节的作业,分辨产品质量的优劣,都属于管理工匠的官员的职责。故这里的“工师”是负责管理工匠的官员,故D正确;材料反映了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是被管理者,故A排除;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也没有管理其他工匠的职能,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私营手工业中的工匠,故C排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表(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提高耕种效率

都江堰、郑国渠

便于农田灌溉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A. 注重农业工具的创新    B. 推广农业经验

C. 讲究精耕细作    D. 注重农时,因地制宜

 

查看答案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材料体现的核心观念是

A. 重农    B. 抑商    C. 海禁    D. 重商

 

查看答案

河北《元氏县志》载,民国时期当地“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经济具有

A. 农工结合的特点    B. 自给自足的特点

C. 精耕细作的特点    D. 工商皆本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刘鸿生(1888~1956),早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肄业。清末为开平矿务局上海办事处买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刘鸿生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被称为“煤炭大王”。此后,刘鸿生又开始向火柴业进军。

当时,在中国的火柴市场上畅销的主要是瑞典的凤凰牌和日本的猴子牌,而国产火柴因容易自燃且有毒性,难以与其竞争。……及至鸿生火柴厂于1920年正式创立时,刘鸿生已成为精通安全火柴关键生产技术的专家。……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引发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抵制日货浪潮,鸿生火柴厂的产品则更加畅销。当瑞典火柴公司收买日商火柴厂企图东山再起时,刘鸿生多方奔走说服中华、荧昌两个火柴厂与鸿生火柴厂合并,组成实力更加雄厚的大中华火柴公司。……至20世纪30年代,大中华火柴公司已拥有7个分厂,资本多达365万元,刘鸿生自然而然地又登上了“火柴大王”的宝座。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刘鸿生登上“火柴大王”宝座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现在有可能同意朝鲜同志的军事计划。

——斯大林致毛泽东电1950.5

材料二

朝鲜战争爆发后,葛罗米柯曾向斯大林建议,苏联代表应于6月底返回联合国安理会,以便在那里使用否决权反对联合国做出不利于北朝鲜的决议,但斯大林拒绝了这个建议。

——《解开朝鲜战争之谜:十年对朝鲜冲突的政治分析》罗斯玛丽·福特

材料三

尚无迹象表明苏联打算支援北朝鲜,远东苏军也没什么动静。

——《美国对外关系事件》1950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认为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指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对朝鲜战争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