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莫里循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曾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

莫里循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曾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不是针对外国人的。”材料描述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C 【解析】 天平天国运动失败于1864年,时间不符,排除A;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对清王朝丧失警惕,排除B;辛亥革命是要推翻清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故选C;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时间不符,排除D。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述:台湾重归清朝怀抱,清朝经此教训,对台施政开始舍弃“以不治治之论”,改行“实效管辖领有论”,不但积极开山扶番、开路垦荒、兴学教化、铺筑铁路、充实防卫,……光绪十一年(1885),更宣布台湾建省,直辖中央,转型成为西方式的管辖体制。这表明

A. 台湾建省主要是吸取中法战争教训

B. “实效管辖领有论”是中国传统的主权理论

C. 清政府借鉴西方的国家管理体制

D. 台湾开始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籍贯分布情况

省籍

广东

广西

四川

山东

江西

河北

福建

湖南

江苏

浙江

贵州

八旗

湖北

台湾

安徽

人数

50

1

1

2

3

1

11

8

28

23

4

16

2

1

16

 

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

A. 地方政治派系林立    B. 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

C. 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D. 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

 

查看答案

1874年中日因琉球问题发生冲突,但很快达成协议。总理衙门大臣文祥在奏疏中说:“夫日本东洋一小国耳。新习西洋兵法,仅购铁甲船二只,竟敢藉端发难,而沈葆桢及沿海疆臣等,佥以铁甲船尚未购妥,不便与之决裂。是此次之迁就了事,实以制备未齐之故。”文祥的奏疏

A. 希望政府在海防方面有所作为

B. 促进了洋务运动兴起

C. 增强了民众海防意识

D. 为涉事人员妥协迁就寻找借口

 

查看答案

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 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 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 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 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查看答案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A.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B.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C. 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D. 对宋朝的忠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