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材料三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使用国货”的原因。

(3)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

 

(1)观念:材料一:注重等级、崇尚节俭;材料二:逾越等级、追求奢侈。现象:封建制度的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重利奢靡的风气。 (2)“崇尚洋货”:西方列强入侵;洋货大量涌入;西方工业产品优势;工业文明冲击。“倡导国货”: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民族工业发展;民国政府倡导。 (3)经济水平、政府政策、社会风气、文化传统、居民收入等。 【解析】(1)从材料一中可知,《论语》强调:奢侈会导致不恭顺,节俭就不会越礼。为了不越礼,与其甘受贫困。这说明了材料一倡导等级观念,主张节俭。而材料二,与材料一相反。它反映了逾越等级、社会崇尚奢侈之风。而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主要有僭越等级,这说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社会崇尚奢侈之风,学生可从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 (2)崇尚洋货的原因,学生可从洋货大量输入,及西方产品物美价廉,及西方文明的冲击这三个角度去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大量洋货涌入国内。其次,洋货用机器生产,物美价廉。另外,西方文明的传入,让更多国人看到了西方的先进。 (3)本题需紧密结合材料来作答。从材料二中可知经济的发展是一重要因素。其次,国家政策也是一方面,学生可以结合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及民国政府提倡向西方学习这些知识来思考。此外,社会风气对消费观念也有着一定影响。另外还可从文化传统角度去思考,如材料一中的文化传统影响到了消费观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我国农业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是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公私合营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中西部地区也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 三大改造的实行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D. 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查看答案

作者在回忆拍摄《欢跃在早稻“卫星”上》照片时写道:“在群众的启发下,让四个孩子站在稻穗上跳动,以显示稻穗的厚和密并富有沙发似的弹力。”照片及作者的回忆表明

A. 人民公社化推动了农业大发展

B. 照片因为造假而毫无史料价值

C. 大跃进时期存在浮夸风盛行的事实

D. 照片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真实史料

 

查看答案

1959年,《人民日报》某文章说,北京居民的生活“已经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七件事,而是几十件,几百件亊。甚至一些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像呢绒、手表、收音机、缝纫机,现在也成了他们家庭里不很稀罕的家当了”。这说明

A.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居民生活质量大有提升

B. 要抵制“大跃进”时期北京出现的浮夸

C.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髙

D. 北京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开始向小康迈进

 

查看答案

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两对矛盾的实质是

A.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B.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C.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