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东南沿海的广州、漳州、福州、宁波等地,既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又是商业都会……最繁荣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五大手工业区域,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最德镇的制瓷业……隆庆万历年间,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炉趁织为活”。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材料三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到了1860年,城市化程度提高,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等,他们般前往城市,特别是伦敦等大城市。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熟练的工作经验,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是从什么视角(运用什么史观)来观察近代通商口岸的影响的。试分别从全球史观和文明演进的视角来评价通商口岸。

(3)结合材料三,分析19世纪中期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上半期影响中英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因素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有何启示。

 

(1)新特点:经济功能加强;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阶级斗争(或革命史观)。 全球视角:通商口岸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文明演进视角:通商口岸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3)因素:工业革命;政府政策的引导;外来移民。 (4)不同:中国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较大;英国则主要受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启示:城市化进程受政治、经济活动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作保障。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紧扣相关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答题的能力。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最繁荣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五大手工业区域”、“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归纳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紧扣相关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熟练运用相关史观进行答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史观”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作答;第二小问首先要掌握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内涵,然后结合设问作答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紧扣相关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答题的能力。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英国……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归纳作答。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因素”,注意设问的时间要求“19世纪上半期”、国家要求“中英两国”,“中国方面”可从当时的社会性质来作答,“英国方面”可从工业革命的影响来作答;第二小问“启示”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材料三反映了该人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表列举出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生活情形。

服装类型

西装、长袍马褂等

交通工具

电车、汽车、马车等

住宅风格

洋楼、里弄等

通讯方式

电话、电报、邮传等

 

 

对这些生活情形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后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

B. 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

C. 中国日益文明富强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查看答案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 公共汽车

B. 飞机

C. 火车

D. 轮船

 

查看答案

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A. 电光电影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 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 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 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查看答案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