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

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需要

B.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起来

C. “南巡讲话”解放人们思想

D.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A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的消失与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有关即中国经济发展政策有关。1982年新政被写入教科书同样与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改善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有关,故A项正确。B、C项时间上与材料中的变化不符,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定于21世纪初,南方谈话是1992年;材料强调的是改革问题,而不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十年。以下词汇最能全面反映该时代特点的是

A. 人民公社外交政策包产到户

B. 中共八大大炼钢铁“共产风”

C. “求同存异”公私合营和平共处

D. “一大二公”大跃进改社建乡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属于成功的探索有

A. 大炼钢铁,以钢为纲

B. 建立一大二公的公社

C. 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D. 提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查看答案

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于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宣告开业,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它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亚投行的设立

A. 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

B. 使美欧的盟友关系飘忽不定

C. 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D. 导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目前合作国家最多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B. 亚太经合组织是合作程度最高、最典型的经济集团

C.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差异

D. 欧盟成员国之间仅限于经济合作

 

查看答案

英国于2016年6月23日就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计票结果显示“脱欧”一方支持率为519%,英国最终决定退出欧盟,英国“脱欧”说明了

A. 国际间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

B. 欧盟内部成员国间存在利益冲突

C. 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冲突

D. 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