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国家权力逐渐退出乡村,形成了“国权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国家权力逐渐退出乡村,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乡村治理格局。乡绅主要来自于休假退隐的官员、退休居乡的前官僚、尚未入仕的士人。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制(征兵) 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调要求以减代赈、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赈局、义庄,救济乡里。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教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呼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推出了“新县制”改革并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力图在加强对农村控制的同时,改善农村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则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以农民为主体,用武装斗争的形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而国共两党之外的一批知识分子,怀着教世济民的真诚愿望,发起乡村建设运动。他们认为乡村治理不只是简单的农村经济改良工作,而是一场民族文化复兴运动。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摘编自张忠民《略论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乡村治理相比,近代乡村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成因。

 

(1) 特点: 以自治为主;重视伦理道德和社会教化;宗族及乡绅主导;社会功能与政府职能相结合。 背景: 程朱理学的强化及影响;宗族势力的崛起;科举制及官僚制度的发展。 (2) 不同: 政府主导;社会多重努力共存;经济改良与传统文化复兴相结合 成因: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国家权力在乡村治理中的长期缺位;地权制度的弊端;农村衰败问题突出;知识分子济世教民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第(1)问,“特点”,由材料一信息“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帷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的乡村治理格局……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制(征兵) 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概括得出:乡村治理以自治为主、伦理道德和社会教化相结合;宗族及乡绅主导、社会功能与政府职能相结合等。“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程朱理学的影响、宗族势力的崛起、科举制及官僚制度的发展等角度分析。 第(2)问,“不同”,依据材料二信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推出了‘新县制’改革并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力图在加强对农村控制的同时,改善农村的现状。中国共产党……用武装斗争的形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而国共两党之外的一批知识分子,怀着教世济民的真诚愿望,发起乡村建设运动。他们认为乡村治理不只是简单的农村经济改良工作,而是一场民族文化复兴运动”并结合材料一信息得出;由政府主导、社会多种力量共同努力、经济改良与传统文化复兴相结合等。“成因”,依据所学知识从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国家权力在乡村治理中的长期缺位、地权制度的弊端、农村衰败问题突出以及知识分子济世教民的社会责任感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73月,英法两国签订同盟互助条约。19483月英法联盟扩大为布鲁塞尔条约组织,9月美国、加拿大与布鲁寒尔条约组织成员国举行集体安全问题会谈并通过华盛顿条约。这表明

A. 美国谋求建立军事联盟体系    B. 西欧为保障集体安全而联合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    D. 美苏冷战冲击原有政治格局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但经济学界坚持认为各种自然要素是天赐物”“无主物。污染者无需承担社会责任,环境仅是一项工程问题而非社会政治问题。由此可知

A. 经济利益集团促进了环境保护    B. 政府自由放任环境的污染恶化

C. 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D. 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不利于环保

 

查看答案

1830年,伦敦三分之一的服装生产采用发包制——承包商把活交给在家里工作的工匠,工匠们定期领取生产材料,用自己的生产工具劳动,按低价计件取酬。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工厂制度提高了劳动的效率    B. 工业生产呈现出多样化结构

C. 传统行业束缚了技术的革新    D. 家庭作坊仍是主要生产形式

 

查看答案

晚年的柏拉图认为,法律是上帝籍以传达其命令的声音任何城邦都应受法律的支配,而不应受某一统治者或特殊利益集团的支配”;亚里士多德则主张法律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祇和理智的体现。这些认识反映出

A. 基于神性的法治理念不断完善    B. 遵从法律能够战胜人性之恶

C. 法律的使命在于保护集体利益    D. 人文精神是西方法治的源头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58年《人民日报》的部分头版报道,据此能够认定的合理解释是

A. 舆论导向推动倾错误发展    B. 集体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D. 群众性运动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