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

《明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请令商人於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一种商业凭证)。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材料表明,明初商人从开中法的实施中得到的最大经济利益是

A. 获得边境军需物资的垄断性经营权

B. 获得政府给付的高额运输费用

C. 获得政府特许的日常必需品专卖权

D. 获得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移的机会

 

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和所学史实中国古代从汉朝时期开始一直是盐铁官营,到了明朝初期允许商人进入,说明政府允许私商进入特许的日用品专卖,C正确;A、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南宋时期的古沉船,后命名为南海1号。在目前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喇叭口”大瓷碗,还有一些首饰盒等物品,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相异,显然是为外国客户专门制作的。这一现象说明宋代

A. 瓷器国内市场狭小

B. 海外贸易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 海外商运业的发展

D. 处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转型时期

 

查看答案

《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规范;1924年民国教育委员会主张女学生“应依章一律着用制服”“袖必齐腕,裙必齐胫”。现在的大众传播媒介上经常出现女性健美、体操、游泳、跳水、选美比赛以及身着泳装的时装模特儿的形象,甚至连“比基尼”也被国人接受了。上述变化说明   女性服饰观念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男女平等在服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社会环境对女性服饰变化有了更多宽容与理解  服装的实用性日益成为社会时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举头铁索(铁线)路行空(横空),电气能收夺开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诗中所赞叹的是

A. 高架铁路    B. 化学工业    C. 电报电话    D. 火车的发明

 

查看答案

秦朝“颛(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对关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实行垄断经营。汉初,“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任民经营盐铁,形成官府与私人均可经营的局面。汉初政策的变化有利于

A. 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    B. 缓和社会矛盾

C.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 扩大地主权力

 

查看答案

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A. 从时间看,1984年是两大阶段的分水岭

B. 从历程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二阶段全面展开

C. 从理论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从内容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