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农业历史悠久,手工业素称发达,二者在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足以令国人自豪,时...

中国古代农业历史悠久,手工业素称发达,二者在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足以令国人自豪,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下图是某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

(1)据材料中的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与农业有关的研究主题是什么?从牵引动力来看,从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研究?试举出实例加以说明。(至少两个角度)

 

(1)主题: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或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结论: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或犁耕技术)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的转变,犁耕技术已相当完善。 (2)①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如从耒耜到青铜农具再到铁器的演变。②农业灌溉方式的演变,如从开沟排水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业灌溉工具的不断改进等。(另外,也可以从农作物品种的日益丰富,统治者农业政策的演变等角度归纳) 【解析】第(1)问根据图示从铁犁到东汉“二牛抬杠”(耦犁)再到唐代曲辕犁可知是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第二问牵引动力可以从人力到畜力的改变回答。第(2)问则是史学理论研究方法的考查,农业发展还可以从灌溉、农作物品种栽培、农业政策等角度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材料二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三 采用机器生产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同在一厂房里工作,有伤风化……

——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关系?

(3)材料三中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29年,美国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规。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

——[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9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二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路德维希·艾哈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材料二与材料一是什么关系?作者认为“无可辩驳”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广播电视出现以前,最有效的新闻媒介是(  )

A. 电影    B. 报纸    C. 互联网    D. 口头传播

 

查看答案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 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C. 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D. 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查看答案

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是指(    

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C.沿街开铺的街市                          D.地方自治的市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