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三国时,吴国攻打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

三国时,吴国攻打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三国时期

A. 各国开始在战争中使用火药

B. 火药的使用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 人们已不再将硫磺和硝石作为药材使用

D. 人们对火药的物质性能已有一定的认识

 

D 【解析】“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说明的是火药材料已经被人认识,D正确;A中各国说法绝对,排除;B中决定性说法绝对,排除;此时显然是将硫磺和硝石作为火药使用,并不是说不再作为药材使用,C 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晋文人傅威曾经如此评价某项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该发明指的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查看答案

顾炎武曾提出“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这一言论出自于

A. 《明夷待访录》

B. 《日知录》

C. 《亭林诗集》

D. 《船山遗书》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材料反映了

A. 君臣平等的思想

B. 限制君权的主张

C. 近代民权的理论

D. 重视教育的理念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时,有学者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下列属于该学者观点的是

A. “众治”

B. “循天下之公”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查看答案

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旨在表达“他”

A. 推崇经世致用的治学风气

B. 强调日积月累的学习方法

C. 指出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

D. 主张日常体悟的实践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