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货殖列传》说:“孝(秦孝公)、昭(秦昭襄王)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

《史记·货殖列传》说:“孝(秦孝公)、昭(秦昭襄王)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辅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    B. 对外贸易兴盛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C. 城市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 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A 【解析】根据材料“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可知,咸阳(后来成为汉朝的都城长安)地方很小,人口又多,所以当地百姓越来越玩弄奇巧,从事商业,这说明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而是强调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城市规模的扩大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情况,而是强调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的是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而不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观念的转变,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 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道德规范 B.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3月9日,罗斯福签署《银行紧急法令》,授权总统以整顿破产银行之大权,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帮助大银行复业。同时,又公布《存款保险法》,由政府保障存款,以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心。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接受新自由主义是对那一时期经济不稳定的回应。公司利益集团认为凯恩斯的干预方法对其不再有利,必须寻找其他出路,并找到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它至少可以为削减被看作是赢利障碍的政府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持续统治可以用世界资本主义竞争结构的变化加以解释。世界资本主义竞争结构的变化形成了至今仍然发展着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殊形式。资本主义这种变化了的竞争结构改变了大企业对于经济政策的政冶立场,使大企业从国家管制资本主义的支持者变成反对者。

——摘编自【美】大卫•M科茨《全球化与新白由主义》

材料三20世纪70-90年代,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全盛时期。新自由主义信奉“市场万能论”,力推自由市场经济,解除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削减社会福利;实行“大市场”和“小政府”。当新自由主义处在高峰期的时候,从2007年夏季开始,西方许多国家先后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这是一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系统性危机。这一切有力地证明,自由市场配置资源不仅没有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而且相反,出现了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失灵”,即市场配置资源无效率。

——摘编自吴易风《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西方国家的实践。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以后,江、浙的丝茶,外人直接到江、浙去买,并不经过广州。五口之中,上海日盛一日,而广州则日形衰落。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852年,广州一位叫做米契尔的英国官员报告了中国的情况:“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齐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十分之九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布到最细的紫花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他不无沮丧地说:“我们工厂主只要稍稍思索一下这种制度的令人赞叹的节俭性,以及它与农民其他活路的可以说是巧妙的穿插配合,那么就会一目了然,就较粗的织造品而论,他们是没有任何希望与之竞争的。”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材料三曼彻斯特最初是个富庶的村落,17世纪出现棉纺织业,人口开始增加。18世纪上半期曼彻斯特方圆已达10~15平方英里,有工厂、有市场……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1786年,人们仅看到了一个烟囱,即阿科莱特纱厂的烟囱,15年后,曼彻斯特有50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1820年,曼彻斯特占英国棉纺织生产量的四分之一,1835年,曼彻斯特聚集了棉纺织工业80%的工厂工人,1840年聚集了85%的工厂工人。1790年曼彻斯特有5万居民,1801年有7.5万,1831年增长到18.2万,1871年达35.1万人。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鸦片战争后初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曼彻斯特的发展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英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材料三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发达国家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济增长乏力给其福利制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考验。对“经济增长乏力”的正确理解是

A. 国家干预过多,主动性不足

B. 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繁荣

C. 企业成本增加,竞争力降低

D. 增长模式变化,新经济出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