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

C.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二十多年里,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查看答案

197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 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B. 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C. 意在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D. 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1985年4月30日安庆市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工作全面开展。纺织厂等18家企业为第一批厂长(经理)负责制试行单位。这一工作开展的相关背景是

A. 安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B. 城市经济体制的全面展开

C. 中央开发14个沿海城市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查看答案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仿效西法”的运动,这场变革虽取得一时成就,但主要由于“        ”,“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空格处最恰当的内容是

A. 遗其体而求其用

B. 洋匠挟技居奇,惟利是图

C. 管理者“或且九九之数未谙,授以矿质而不能辨,叩以机括而不能名”

D. 产品质次,太平年月无用,战争起时是废物

 

查看答案

胡适说:“(张謇)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结合所学知识,胡适的判断

A. 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 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

C. 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D. 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