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中国声威远播,其富甲天下吸引着远近各国商人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中国声威远播,其富甲天下吸引着远近各国商人纷至沓来。由于海上交通空前发达,历代政府高度乘视海外贸易,前陆路交通又时常受到西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控制。因此,这一时期,海外贸易逐渐取代对外贸易的格局。

材料二清初,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康熙在位时,曾一度开放漳州、澳门、宁波等少数港口,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又趋繁盛。到乾隆、嘉庆年间,面对美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消政府又一次将海外贸易封闭起来。

——摘编自李世龙《试论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采取这一对外政策的原因?并分析其政策的消极影响。

 

原因: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海上交通的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陆上贸易受到西部少数民族的威胁。 (2)原因:自给自足的占然经济;为了防范外敌,维护封建统治。(或清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台湾反清势力联系;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扰。) 评价:妨碍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荫芽的滋长;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中国逐渐幕后于世界潮流,不利于中国走向近代化 【解析】(1)紧扣材料一信息“其富甲天下吸引着远近各国商人纷至沓来”、“海上交通空前发达”、“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受到西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控制”等分析、认知,把握到以下方面:唐朝经济发达、海上交通的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陆上贸易受到西部少数民族的威胁等。 (2)第一问,紧扣材料二信息“面对美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结合相关史实,重点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根本原因,即传统自然经济形态;其它重要原因:防止沿海居民与台湾反清势力联系、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扰等。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

A.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

A. 保护了农民利益

B.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改变了经营方式

D.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查看答案

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 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 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 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 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查看答案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时,不仅相继建立了钢铁、机器制造、酒精和化工等工业,而且在地理分布上也将工业开始向内地转移。这反映了当时

A. 国家致力开发内地资源

B. 为迁都重庆预先做准备

C. 工业建设注重了国防性

D. 国家经济重心转向内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