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摘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

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

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

材料三

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有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

 

(1)影响: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方的统治,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框架)。 (2)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统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外封建“现代”国家的典范。 (3)原因:对郡县制度所起到的历史影响(利弊)看法不一致;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思想的提出;西方宪政、联邦制度的传入;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需要;社会环境、思维角度不断转换的影响。 【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一表明郡县制成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世所沿用,据此与所学知识概括归纳。 (2)注意多角度分析其作用,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 (3)从材料三提取相关信息,注意逐条梳理,规范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美(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沴之乡,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散入村闾。他们共同强调

A. 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

B. 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

C. 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

D. 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

 

查看答案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反映的思想是

A. 农商并重

B. 重农抑商

C. 重商主义

D. 自由主义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反理学思潮高涨的社会原因是

A. 民间抗清斗争的迫切需要

B. 士人集中总结明亡的教训

C. 理学束缚人性和思想发展

D. 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实测地图。从康熙到嘉庆前后三次修订《大清一统志》,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全国地理志。这一做法

A. 有利于全国市场统一    B. 加强了专制国家体制

C. 标志地理测量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    D. 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如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A. 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B.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C.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

D.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