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C.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D.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清之际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C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夸大了官员经商现象,不符合题意;材料大意为:商人侨寓扬州,经营盐业和典业,获得了巨额的财富,购买了豪华的园林,又捐钱买官,既驰骋于商界,又混迹于官场,沉溺于有钱有势、亦官亦商的富贵生活之中,乐不思蜀,定居在扬州,连自己的家乡也懒得回去了。这反映了社会风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D项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戛尔尼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B.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 交通通讯工具落后

D. 政府禁绝海外贸易

 

查看答案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A. 均田制破坏

B. 土地兼并

C. 赋税沉重

D. 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唐诗“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 手工业者地位低下

B. 丝织业规模扩大

C.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D. 官府垄断丝织业

 

查看答案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 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 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 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 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查看答案

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主要反映了

A. 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B. 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C. 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D. 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