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欧洲思想的解放运动,在推动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阅读下列材...

近代欧洲思想的解放运动,在推动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使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为此,文艺领域的一些人把对革命之后现实的不满转向了对内心情感的关注。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举出文学领域中能够突显这一时代特色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启蒙运动在人文主义主张方面的进步。

(3)依据材料三概括封建统治被推翻后的社会状况。这一社会状况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法国为例分别举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 代表:薄邱《十日谈》(或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 (2)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 进步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或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3)状况:政治黑暗;社会仍然不平等;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影响:产生浪漫主义。举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4)社会发展推动文学艺术的进步,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在人们意识形态内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等信息可从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方面回答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即可。关于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薄邱《十日谈》等方面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等信息即可概括出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结合材料一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从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方面回答启蒙运动在人文主义主张方面的进步。 (3)根据材料三“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使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等信息可从政治黑暗、社会仍然不平等、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等方面回答社会状况即可。可从产生浪漫主义方面回答社会状况对文学和艺术产生的影响,可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等方面进行举例即可。 (4)关于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社会发展推动文学艺术的进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政治和经济反映等方面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分别有何作用?

(2)材料二提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之后,邓小平“南方谈话”又提出了哪些重要思想?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 铁路与飞机

B. 电视和电影

C. 报纸和广播

D. 网络与漫画

 

查看答案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以下与该流派风格相符的美术作品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日出印象》

D. 《格尔尼卡》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B. 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

C.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明清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D. 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颂扬人性力量

 

查看答案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科学时代”指的是

A.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