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北宋某书法家的作品《寒食帖》。此卷用笔或清俊劲爽,或沉着顿挫,字体由小渐大,由细渐粗,有一种徐起渐快,突然终止的节奏。黄庭坚盛赞此卷“于诗胜过李白,于书兼有唐、五代诸家之长”。《寒食帖》的书体属于
A. 小篆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A. 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C. 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 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对文中提到的“力量和影响”最佳的阐释是
A.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 使封建骑士和城堡不堪一击
C.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
D. 曾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A. 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
B. 便利科学文化传播与推广
C. 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
D. 奠定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 以天下为己任
B. 反对君主专制
C. 提倡公平法治
D. 否定传统儒学
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分封制度逐步瓦解
B. 科举制度开始创立
C. 程朱理学日渐兴起
D. 吸收糅合诸子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