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的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人口远远少于中国的...

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的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人口远远少于中国的洪都拉斯人均消费量却是中国的1246倍。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通商口岸少英国货物匮乏

B. 英国棉纺织品质量欠佳

C. 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D.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解析】注意题干“1853年”,这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虽然外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大量涌进中国,但由于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外国商品一直销路不畅,C正确;通商口岸英国货物不是匮乏,A错误;英国棉纺织品质量较好,B错误;此时中国不再是闭关锁国,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清律例》载:“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A. 法律禁止钱庄存在

B. 钱庄、票号已较普遍

C. 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 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查看答案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 农本思想已遭到动摇

B. 白银大量外流

C. 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D. 市民阶层兴起

 

查看答案

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愈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清代机户生产能力有限

B. 清政府鼓励发展小型机户

C. 制度影响新经济因素成长

D. 清政府加强市场宏观调控

 

查看答案

对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 表明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 推动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 促使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 加速铁犁牛耕在江南地区的推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