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料记载:“(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

史料记载:“(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明代民间海外贸易始终没有合法地位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开展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大臣主张开放对外贸易,但同时提出了一些限制条件,如产品不能输往日本,不能把硝黄、铜、铁等物夹带出海等。这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是有限制对外贸易,所以说始终没有合法地位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重商主义是西欧国家殖民扩张时期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明朝经济政策时厉行海禁政策,并不是废除,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 注重精耕细作

B. 结构日趋合理

C. 分工日益细化

D. 技术领先世界

 

查看答案

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这说明宋代

A. 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

B. 工商业经营注重家族传承

C. 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

D. 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

 

查看答案

唐文宗大和五年京城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唐诗人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开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由此可见唐晚期

①政府抑商政策仍未改变

②草市规模不断扩大

③夜市市场已经比较繁荣

④市坊制度已被打破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A. 法律保障土地的自由买卖

B. 小农经济开始衰败瓦解

C. 政府实际控制土地能力削弱

D. 农村土地租佃关系盛行

 

查看答案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 耧车

B. 翻车

C. 筒车

D. 风力水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