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可﹒波罗出身于威尼斯的商人家庭,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可﹒波罗出身于威尼斯的商人家庭,17岁时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东行,历时四年,长途跋涉,于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他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信任,出任元朝官职。侨居中国17年。在此期间,他奉命出使世界各地,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后奉命护送元朝阔阔真公主出嫁伊利汗国,于1291年从泉州启程,经海路到波斯,完成使命后返抵威尼斯。随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游历中国和东方诸国的见闻,由狱友鲁斯蒂谦笔录成书,名为《世界的描述》,中译本作《马可﹒波罗行纪》。该书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个富庶而神秘的东方世界,问世后在西方引起轰动。据说,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遍地黄金的东方大国产生由衷的向往,从而坚定冒险远航的决心。西方学者莫里斯﹒科利思认为,该书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马可﹒波罗行纪》。

 

(1)丝绸之路的畅通;东西方交往的兴盛;元朝的大一统;海陆交通技术条件的发展。 (2)是研究元朝历史地理的重要书籍;是研究中西交往史的重要著作(促进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与和平交往);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对东方的描述存在夸大成分。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沿陆上丝绸之路东行,历时四年,长途跋……在此期间,他奉命出使世界各地,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丝绸之路的畅通、东西方交往的兴盛、元朝的大一统、海陆交通技术条件的发展等方面概述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条件。 (2)本题根据材料“描绘了一个富庶而神秘的东方世界,问世后在西方引起轰动……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研究元朝历史地理、研究中西交往史、推动新航路的开辟、描述存在夸大成分等方面简要评价《马可﹒波罗行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宋末年,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四路和河东路西部地区,编组少数民族的部族兵,称为“番兵”。北宋初期,酆延路金明县(夸陕西安塞北)李士彬家族世代任北宋的番兵首领,抗御西夏,康定元年(1040年)为西夏所袭杀。次年,王尧臣提出重组番兵后,番兵成为宋军的主要兵种之一。陕西四路的番兵,分为番兵与强人,番兵使用官马;而强人使用自备马,称为壮马。治平二年(1065年)时,番兵集中在酆延路,计1.4万多人;四路强人计91万多人,两者合计10万多人。各路番兵都以部族为基础编排。按部族大小,大首领为都军主,作为各级番兵长官。立功后另授刺史、诸卫将军,及诸司使、副使和承制至殿侍(大小使臣)衔。

——摘编自《宋代军事制度》

(1)根据材料,说明宋朝西北番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西北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专利制度萌芽于晚清时期。洋务派将西方专利移入中国,为防止“他人争衡”而加以歪曲,形成一种封建垄断特权,即洋务企业10年专利权(以政治特权为后盾,保护、扶持官督商办企业的权利)。有学者认为:“从20世纪之前中国所有现存的、表明国家努力提供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实例看来,其目的完全是为了维护皇权。官方的保护只是稍带而肤浅地触及对个人或并非对国家的实体的财产利益的创造或维护,或是涉及对作者地位或发明创造性的褒扬(封建统治者通过赐匾封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法律来保护私权而更好地激励发明创造)。”

——摘编自徐海燕《中国近代专利制度萌芽的过程》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技术成为有效的竞争手段,资本家纷纷要求以国家法律形式确认发明的私有财产地位。同时,英国政府把专利制度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大大促进了专利授予的规范化,制度化。英国议会于 1623 年制定了《垄断法》,废除了过去封建特权制度,同时建立起对真正的发明予以专利保护的制度。该法规定:授予专利的发明必须具有新颖性;专利权有效期14年。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1852年专利法修正案》颁布,要求发明人必须充分陈述发明内容并予以公布,以此作为取得专利的条件。这样,专利制度就以资产阶级合同的形式反映出来了,专利说明书也出现了。这样,一套完整的申请、审查、授权、保护专利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

                                    ——摘编自吴洪玲《英国专利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英两国专利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专利制度各自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西斯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与新航路开辟以来的西方殖民主义所实施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一脉相承,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及背景,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政治、民族等矛盾和问题激化裂变,成为法西斯反动政权的重要理论资源和行动纲领,挂制了社会主要舆论。

——摘摘自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材料二“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民族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战争有不解之缘。一方面,它不仅可以成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为弱小民族争取独立和主权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由于民族主义自身的狭隘性和排他性,往往客易把本民族利益建立在践踏或损害别族利益之上,导致扩张性的冲突或战争,成为强大民族征服与掠夺的理论指导

——摘偏自王云飞《20世纪的民族主义与战争及恐怖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形成的“特定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主义的双重含义。

 

查看答案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比改革开放以后30年好。

请选择上述两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述准确。)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时提出了“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伞式社会”即政府与企业之间构成了“父爱式庇护”、“亲戚式庇护”和“朋友式庇护”的“伞式”关系。“蜂窝式社会”即每个平民百姓都像辛勤的蜜蜂那样,通过个人或家庭的努力,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络,构筑属于自己的蜂窝。导致由“伞式社会”到“蜂窝式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加强

B. 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

C. 政府监管职能的削弱

D.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